乘车戴笠何后先,粤人重交从古然。
迩来云雨成翻覆,秪有萁豆相熬煎。
屈原反遭申兰妒,尼父空羞盗蹠贤。
我生本是忘机者,痛哭应惭贾少年。
乘车戴笠何后先,粤人重交从古然。
迩来云雨成翻覆,秪有萁豆相熬煎。
屈原反遭申兰妒,尼父空羞盗蹠贤。
我生本是忘机者,痛哭应惭贾少年。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仆穷居方丈之室睹时事有郁抑于中者欲默则不能欲言则不可因作五歌以遣意冀轺轩之使有闻焉(其五)》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对社会时局和个人遭遇的感慨。首句“乘车戴笠何后先”描绘了世态炎凉,强者得势而弱者落魄的画面,暗示了阶级差异和人情冷暖。次句“粤人重交从古然”提到广东人历来重视友情,然而现实中的变故却让人感到失望。
“迩来云雨成翻覆,秪有萁豆相熬煎”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动荡,人际关系如同煮沸的萁豆般矛盾冲突。“屈原反遭申兰妒,尼父空羞盗蹠贤”借屈原被小人嫉妒和孔子对盗跖之徒的无奈,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不公与道德沦丧的批判。
最后两句“我生本是忘机者,痛哭应惭贾少年”表明诗人自认淡泊名利,但面对世事变迁仍感痛心,觉得自己哭泣都比不上那些有志向的年轻人,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内心的苦闷。
夭夭枝头花,郁郁地上草。
方春万物遂,我乃独衰槁。
少时喜方药,晚亦学黄老。
又非爱名宦,壮岁迹已扫。
如何过八十,尚复未闻道。
伛行阡陌间,齿摇而发缟。
名山可巢居,决去恨不早。
宴坐精思床,犹能养梨枣。
蒹葭记霜露,蟋蟀谨岁月。
古人于物理,琐细不敢忽。
我少读苍雅,衰眊今白发。
中间婴疢疾,过日常卒卒。
涧毛春可求,山药秋可掘。
虽云力探讨,疑义未免阙。
屏居朋友散,奥妙谁敢发。
穷理已矣夫,置觥当自罚。
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