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洞》
《龙洞》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0)
注释
峭崖:陡峭的山崖。
磨天:直插云霄。
楠根:楠木的根系。
倒植:倒栽。
呀然:突然发出的声音。
坡陁:形容山坡陡峭。
蟠蛰:冬眠。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
伊吕:伊尹和吕尚,古代贤臣。
莘渭:莘野渭水,指伊尹和吕尚的活动地点。
蜿蜒:形容龙蛇曲折前行。
太平:社会安定。
故祠:古老的祠堂。
管弦:音乐,这里指祭祀时的乐曲。
翻译
峻峭山崖直插云霄像墙壁,楠木根系横生松树倒栽。
突然一座山峰令人震惊,空旷的山坡深达三百尺。
幽深阴暗之地适合奇异生物栖息,角爪痕迹犹在可见。
想象它在冬眠未醒之时,腥风扑面石头仿佛被云触碰。
一日因干旱而苏醒,卷起海浪化作雷电降落。
从前伊尹和吕尚也曾如此,他们在莘野渭水边留下遗迹。
我想举杯邀请蜿蜒的龙蛇,何必辛苦地在天空游走。
如今世间太平,五谷丰登,回到祠堂聆听乐声该多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龙洞。诗人陆游以生动的笔触,将峭崖比作直立的墙壁,楠木根系横生,松树倒悬,形象地展现了洞穴的奇特形状和高峻险峻。"呀然一岫惊倒人"一句,写出洞口的宏大与震撼力,仿佛能使人立足不稳。

接下来,诗人描述洞内深邃幽暗,适宜隐藏奇异生物,角落里残留的爪痕让人想象其昔日的活动。他联想到龙可能在未显威势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因干旱引发的风雨变化,暗示了龙的传说与自然现象的关联。诗人借龙的传说,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臣如伊尹、吕尚的敬仰,他们如同龙一样潜藏智慧,等待时机展现才能。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在太平盛世中邀请龙归来,不再让它辛苦行云布雨,而是享受人间的丰年和音乐。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展现了陆游对于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夜归

疏钟渡水来,素月依林上。

烟火认茅庐,故倚船篷望。

(0)

泛舟武夷九曲溪至六曲或云滩急难上遂回二首·其一

暮年脚力倦跻攀,借得扁舟卧看山。

怪怪奇奇何所似,绿萝溪入下牢关。

(0)

初春

装罢桃符又剪灯,新年光景捷飞腾。

老翁扫尽儿童事,却学禅床入定僧。

(0)

初冬杂咏八首·其七

夜窗父子共煎茶,一点青灯冷结花。

村落盗清无吠犬,园林月上有啼鸦。

(0)

作盆池养科斗数十戏作

小小盆池不畜鱼,题诗聊记破苔初。

未听两部鼓吹乐,且看一编科斗书。

(0)

严州多菊然率过重阳方开或举东坡先生菊花开时即重阳之语余谓此犹是未忘重阳者恐此花不肯也戏作一绝

无人唤醒赋归翁,满把清香谁与同。

但办对花频举酒,莫横重九在胸中。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