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龙洞。诗人陆游以生动的笔触,将峭崖比作直立的墙壁,楠木根系横生,松树倒悬,形象地展现了洞穴的奇特形状和高峻险峻。"呀然一岫惊倒人"一句,写出洞口的宏大与震撼力,仿佛能使人立足不稳。
接下来,诗人描述洞内深邃幽暗,适宜隐藏奇异生物,角落里残留的爪痕让人想象其昔日的活动。他联想到龙可能在未显威势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因干旱引发的风雨变化,暗示了龙的传说与自然现象的关联。诗人借龙的传说,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臣如伊尹、吕尚的敬仰,他们如同龙一样潜藏智慧,等待时机展现才能。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在太平盛世中邀请龙归来,不再让它辛苦行云布雨,而是享受人间的丰年和音乐。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展现了陆游对于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