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八声甘州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怕未终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0)
鉴赏

这首词以西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深情的画面。"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开篇便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仿佛西江边的猿猴也为时事所动,悲啼不已。接着,词人感叹历史变迁,灌婴城和章江门外的繁华已成过往,如玉碎珠残般破碎。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表达了对离散之人的深深挂念,不知何时才能重逢。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词句中,显得孤独而寂寞,南浦西山的景色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着国破家亡的哀痛,连长生宫殿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孤寂的鼓声和分离的鸟儿。"怕未终此曲,先已惨天颜",预示着悲歌未尽,诗人的心境已先一步黯然。

最后,词人想象小姑与彭郎在烟水月明间相伴,象征着爱情的坚守,而"银涛雪浪,雾鬓风鬟"则描绘出一幅江景,与前文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但始终无法抹去那份深深的忧思。整体来看,陈维崧在这首词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三

为惜名花岂是诬。愿移明月照区区。

相逢疑是三生石,欲买愁无十斛珠。

门似海,怎传书。萧郎容易得生疏。

游丝自是终无力,莫怪残红逐水徂。

(0)

醉春风.案《东白堂词选》题作「别怨」

曾说休迤逗。何事轻分手。别来莫道不相思,彀。彀。

彀。残月帘西,暮云楼上,那些时候。春色来何骤。

人意应非旧。归期曾指杏花残,谬。谬。谬。

望到如今,看看又是,海棠开后。

(0)

踏莎行·其三

菱鉴蒙尘,兰膏泻泪。今春谙尽愁滋味。

阶前开了合欢花,床头叠起鸳鸯被。

芳草无情,东风有意。朦胧淡月帘垂地。

子规不去唤人归,三更故搅银屏睡。

(0)

虞美人·其四元宵

长街竞作烧灯会。向晚笙歌沸。眼前风景不争多。

只奈此身长在异乡何。荧荧一点残釭照。

愁也无人晓。薄寒侵臂酒醒时。

墙外不知谁个闹蛾儿。

(0)

忆王孙.春情

永日金炉萦细篆。春愁偏觉情怀懒。

杜宇又惊幽梦转。人不见。一帘月影和花捲。

(0)

慕邵

年才五十便休官,却向床头学弄丸。

不觉冁然开口笑,邵家生活这般般。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