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轮飞陡。一年中、春正夏五,怎如秋九?
雾敛烟收人意健,入夜清霜微透。
刚赢得、东篱影瘦。
浅碧深黄兼姹紫,论纷披、不比他家有。
此中乐,君知否?浮生岂必珠高斗。
又何须、绯衣垂带,黄金悬肘。
旷野天清猿臂好,莫放双雕高手。
试看取、苍弓烹狗。
脱帽狂呼花月下,典轻裘、纵买郫筒酒。
污吾目,牛马走。
佳节轮飞陡。一年中、春正夏五,怎如秋九?
雾敛烟收人意健,入夜清霜微透。
刚赢得、东篱影瘦。
浅碧深黄兼姹紫,论纷披、不比他家有。
此中乐,君知否?浮生岂必珠高斗。
又何须、绯衣垂带,黄金悬肘。
旷野天清猿臂好,莫放双雕高手。
试看取、苍弓烹狗。
脱帽狂呼花月下,典轻裘、纵买郫筒酒。
污吾目,牛马走。
这首《贺新郎·饮东篱花下》是清代石洢所作,描绘了在东篱下饮酒赏花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生活情趣。
“佳节轮飞陡”,开篇即点出时节变换之感,佳节的更迭如同飞轮般迅速,而诗人却偏爱于特定的季节,此处以春、夏、秋三季对比,突出对秋季的喜爱。“一年中、春正夏五,怎如秋九?”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秋季的独特魅力。
“雾敛烟收人意健,入夜清霜微透。”雾气散去,烟云消散,人心也随之舒畅。夜晚的清霜虽微寒,却也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宁静。这两句描绘了秋日清晨与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刚赢得、东篱影瘦。”“东篱”二字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处借用了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而“影瘦”则暗示着秋天的萧瑟,但这种萧瑟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浅碧深黄兼姹紫,论纷披、不比他家有。”这四句描述了东篱下的花色斑斓,从浅绿到深黄再到紫色,色彩丰富,生机勃勃。与他处相比,这里的花更加独特,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中乐,君知否?”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有人能理解其中的乐趣。这不仅是对读者的发问,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浮生岂必珠高斗。”人生短暂,不必追求名利地位,享受当下才是真谛。这句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又何须、绯衣垂带,黄金悬肘。”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认为华丽的衣饰、富贵的地位并非生活的全部价值所在。
“旷野天清猿臂好,莫放双雕高手。”诗人希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束缚。同时,也表达了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但并不羡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试看取、苍弓烹狗。”这句话可能暗含着对某些传统习俗或行为的反思,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脱帽狂呼花月下,典轻裘、纵买郫筒酒。”在花月之下,诗人脱帽狂呼,尽情享受生活,甚至不惜典当衣物来换取美酒,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污吾目,牛马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丑恶现象的反感,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追求,不愿被世俗牵绊,甘愿像牛马一样为追求理想而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