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叶》
《红叶》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朱颜晚作镜中姿,红叶秋娇野外枝。

愁绪几宵催鬓发,林霜一夜老胭脂。

寒村半映乌栖处,破屋偏堆杮烂时。

蓬底一稍尤妙绝,渔舟绝胜蓼花维。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红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红叶的美丽与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朱颜晚作镜中姿”,以“朱颜”形容红叶在晚秋的映照下如同镜子中的美丽形象,既赞美了红叶的色泽,也暗示了其在夕阳余晖下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红叶秋娇野外枝”进一步强调了红叶在秋日野外的娇艳与生机,将红叶与秋天的野枝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愁绪几宵催鬓发,林霜一夜老胭脂”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通过“愁绪”、“鬓发”、“林霜”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苍老的感慨。这里,红叶仿佛成了时间的见证者,见证了季节更迭、生命的轮回。

“寒村半映乌栖处,破屋偏堆杮烂时”描绘了一幅寒村的宁静景象,乌鸦栖息于树梢,破旧的房屋堆满了腐烂的柿子,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蓬底一稍尤妙绝,渔舟绝胜蓼花维”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蓬草下的小径、远处的渔舟,与蓼花相比,显得更加妙绝。这里的对比,不仅突出了渔舟的静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红叶》诗通过对红叶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由等主题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送人省亲归福建

久别家山定省违,几回目断白云飞。

于今拜命辞青锁,指日承颜戏綵衣。

闽峤暖云连海戍,蓟门春树蔼夕晖。

差予亦有双亲老,送客题诗叹未归。

(0)

寿李翁八十诗·其三

近亲自合存忠养,涉世高年亦我师。

平昔行窝还有几,并留陈迹记它时。

(0)

尊兄仲举父典教石州乡郡

纷纷世累苦相牵,抚事悲歌惜壮年。

卜隐未成长往计,伤时空赋远游篇。

林宗雅志伊谁识,张翰孤怀亦自贤。

见说家山风物好,几时同倚暮云巅。

(0)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其四寓馆秋日即事

多病筋骸久痹顽,柴荆终昼掩重关。

诗书讵可资耕钓,杖屦元非绝往还。

莫遣浮云蔽白日,尽教秋色对南山。

平生愿学程夫子,惭愧春风满座间。

(0)

病中斋居杂诗次和仲韵·其三

静中观四子,掩卷慕朱公。

所幸斯文在,殊非吾道穷。

众星元拱北,万水自朝东。

远意无人会,芳樽谁与同。

(0)

横山江氏书楼

人言此地是琴台,小院题诗閟绿苔。

妆阁正临流水曲,镜奁偏向远山开。

印馀屐齿生芳草,行处香尘度早梅。

日暮碧云殊有意,故应曾伴美人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