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屏风灯青溪先生席上作》
《屏风灯青溪先生席上作》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真于剪刻露天机,暗处生明识者稀。

春步转迷丝作障,夜游翻讶锦为衣。

曾闻云母分班坐,颇记金莲出殿归。

同是玉堂年少客,晚从东壁借馀辉。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屏风灯青溪先生席上作》。诗中以屏风灯为喻,描绘了其独特的光影效果与艺术魅力,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真于剪刻露天机”运用比喻手法,将屏风灯比作精巧的雕刻,揭示了其内在的自然之美。接着,“暗处生明识者稀”则表达了屏风灯在昏暗中散发光芒,却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到其独特之处,寓意着真正的美往往不被众人所识,需要有慧眼识珠之人方能领略。

“春步转迷丝作障,夜游翻讶锦为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屏风灯在不同场景下的奇妙效果。春日里,它仿佛丝线织成的屏障,让人迷失其中;夜晚时,又如同华丽的锦衣,令人惊讶不已。这里不仅赞美了屏风灯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氛围的能力。

“曾闻云母分班坐,颇记金莲出殿归”两句通过引用典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云母分班坐,可能是指古代宴会中分班就座的情景,而金莲出殿归,则可能暗指某种珍贵之物的归宿。这两句既是对屏风灯所营造氛围的想象性描述,也是对美好事物暂时消逝的感慨。

最后,“同是玉堂年少客,晚从东壁借馀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宴会上共赏屏风灯的美好时光,以及对这种短暂而珍贵的相聚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事物终将过去,唯有记忆中的余晖可以长久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屏风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春晚郊行

芒鞋竹杖出柴关,检点园林脚不閒。

翠幄初张花结局,锦棚未解笋排班。

烟波鸥鹭春风外,桑柘牛羊夕照间。

野兴不须邀客共,一尊白酒对黄山。

(0)

县尹先伯祖家观遗书

嗟哉吾伯祖,文响玉珊珊。

高折蟾宫桂,卑栖花县官。

琴声流水尽,书卷白云寒。

尚想伊吾夜,高楼几倚阑。

(0)

外丹

手掇乾坤铛里煎,神仙肘后有书传。

红铅黑汞一斤药,阳火阴符六百篇。

金鼎自凝三素气,玉炉轻散九霞烟。

玄霜糁入空虚腹,一息乘风上碧天。

(0)

春雪后寄范长民

回首长安泪满衣,东风如旧鬓成丝。

扶持衰病元无术,感叹飘零漫有诗。

那信梦魂随北雁,忍看霜雪满南枝。

幽居只合从公等,自笑年来见事迟。

(0)

醉桃源·其一荷塘小隐赋烛影

金丸一树带霜华。银台摇艳霞。烛阴树影两交加。

秋纱机上花。飞醉笔,驻吟车。香深小隐家。

明朝新梦付啼鸦。歌阑月未斜。

(0)

点绛唇·其一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雨帘不卷。

空碍调雏燕。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音尘断。

画罗闲扇。山色天涯远。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