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吾伯祖,文响玉珊珊。
高折蟾宫桂,卑栖花县官。
琴声流水尽,书卷白云寒。
尚想伊吾夜,高楼几倚阑。
嗟哉吾伯祖,文响玉珊珊。
高折蟾宫桂,卑栖花县官。
琴声流水尽,书卷白云寒。
尚想伊吾夜,高楼几倚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敬仰的情感,通过对古人文采和高洁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先祖遗风的追思和崇敬。其中“嗟哉吾伯祖,文响玉珊珊”一句,以“嗟哉”表示叹息之情,通过对伯祖文采如玉石般坚实美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先辈的崇敬之心。接下来的“高折蟾宫桂,卑栖花县官”则是形容古人不仅品德高洁,而且能够自我约束,不为荣华所动摇。
“琴声流水尽,书卷白云寒”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个文化修养极高的境界。琴声如溪流般自然流淌,书卷中的学问高深,如同白云一般清冽。这种意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先祖文化素养的赞赏,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最后,“尚想伊吾夜,高楼几倚阑”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先辈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高楼倚栏,仿佛能够触及那些遥远的记忆和精神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祖遗风的追忆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敬仰,以及个人对于高洁品格和深厚学养的向往。
人心何危患多岐,方寸之铁贵自持。
百炼耿耿明秋晖,彼柔绕指何诡随。
朱盛刚劲真吴儿,法书铁画逼秦斯。
晴窗握管俨若思,学成变法出愈奇。
铁耕代笔犹神锥,用之切玉如切泥。
孤忠不愧月食诗,清便更赋杨花词。
元祐党碑我所非,驴鸣犬吠我所嗤。
雕虫小技同儿嬉,屠龙妙割嗟奚为。
盛乎盛乎知不知,南北车书滚滚来。
中兴定勒磨崖碑,大书深刻非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