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斜一枝春,清浅半溪水。
幽人乐閒居,暗香透窗几。
月明雪初晴,爽气动发髓。
脱巾调素琴,渺渺天如洗。
横斜一枝春,清浅半溪水。
幽人乐閒居,暗香透窗几。
月明雪初晴,爽气动发髓。
脱巾调素琴,渺渺天如洗。
这首元代宝月所作的《题界溪顾处士梅隐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横斜一枝春,清浅半溪水”开篇,巧妙地将梅花与溪水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梅花的横斜姿态,仿佛在春日里独领风骚,而清浅的溪水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接着,“幽人乐闲居,暗香透窗几”两句,通过“幽人”的形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暗香透过窗户,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也暗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与隐士的内心世界相呼应。
“月明雪初晴,爽气动发髓”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皎洁,雪后初晴,空气中的清爽之气让人感到精神振奋。这样的自然景观与前文的梅、水、居所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超然。
最后,“脱巾调素琴,渺渺天如洗”两句,以隐士脱下头巾,弹奏素琴的动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纯净。渺渺的天空如同被洗涤过一般,象征着心灵的澄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梅、水、月、雪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宝月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龙蟠虎踞金陵邑,佳丽繁华称自昔。
万户笙歌多宴集,况乃更遇烧灯夕。
崔侯好客慕三益,绣幕高张展瑶席。
邀我三人饮琼液,三人宦迹久离群。
一朝会合交欢忻,我侯好武兼好文。
明时仗剑期策勋,华灯照座凝火云。
麝兰杳霭扬清芬,欲歌湛露过夜分。
只今四海无兵戈,圣主在上玉烛和。
年丰时泰黍稌多,弹丝吹竹宛转歌。
回风舞袖纷婆娑,东君手持金叵罗,如此不乐将如何。
楚江暮雨迷苍梧,淋漓绿玉烟模糊。
巢深何处宿鸾凤,声断不闻啼鹧鸪。
一竿湿重欹疏翠,山骨巉岩露鳌背。
孤仓特立此栖身,何异幽人独沉晦。
昂头缄啑常忍饥,羽毛应待朝阳晞。
明看旭日放新霁,一任长空万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