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苍龙影,幡幡翠凤毛。
月明秋浦上,寒色动虚涛。
矫矫苍龙影,幡幡翠凤毛。
月明秋浦上,寒色动虚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竹的画面,通过"矫矫苍龙影"和"幡幡翠凤毛"的比喻,展现出墨竹坚韧而生动的形态,仿佛龙的矫健和凤的华丽都被凝聚在竹叶之上。"月明秋浦上"则为画面增添了清冷的月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宁静而富有诗意。"寒色动虚涛"一句,通过"寒色"和"虚涛"的结合,不仅描绘了竹子在秋夜中带给人的凉意,也暗示了竹影在微风中摇曳,如同水波荡漾,增添了动态之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墨竹为载体,寓情于景的佳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湖上秋色半,经年吾始来。
系舟泊矶口,聊访垂纶台。
水光荡菰蒲,鸥鹭相与回。
沙明白石岸,日丽青霞杯。
渔父烟艇中,棹歌声相催。
片月出远空,苍茫碧云开。
北斗插波落,天河低野回。
露下凉吹生,飒然动秋怀。
杖藜谢邻叟,斗酒明当偕。
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