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二十一》
《诗偈·其二十一》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0)
翻译
有人嫌弃庞老,庞老却不嫌弃他。
他敞开心扉等待智慧,但智慧并未来访。
他的内心充满三种学问,世俗的见识与之不合。
一颗药丸能治疗万般疾病,无需依赖众多药方。
注释
有人:指代不明的人。
嫌:嫌弃。
庞老:可能指代一位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
不嫌:不嫌弃。
开门:打开门扉。
知识:智慧或学问。
不来过:没有到来。
心如:内心如同。
具:具备。
三学:三种学问或深奥的知识。
尘识:世俗的见识。
不相和:不相融合。
一丸:一颗药丸。
疗:治疗。
万病:各种疾病。
不假:不必借助。
药方多:许多药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他的人生态度。"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表明诗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持平常心,不以世俗眼光来衡量自己。"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敞开大门等待贵客一般。

"心如具三学"中的“具”字有充实、具备之意,“三学”通常指儒家學說中的仁、义、礼。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道德的修养。而"尘识不相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杂念与自己的高尚情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两句"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以中医“一丸”比喻知识或智慧的力量,强调通过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而不需要复杂的方法或繁多的知识点。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简约而深邃的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以及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向往。通过这些意象,庞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示姬人·其二

白华无欲益芬香,六十年华又一霜。

居士未沾红菡萏,丈人已足紫鸳鸯。

眉开五岳双蛾秀,掌出三珠一树香。

恭敬好同裘褐妇,先将甘脆进高堂。

(0)

答黄扶孟·其二

与君心结廿年知,删述垂名岁月迟。

太白狂歌人欲杀,少陵儒雅自能师。

长生但向文章得,不死何须药饵持。

待我云峰三十六,饥来亦复一茹芝。

(0)

汪子栗亭右湘吴子绮园属山僧师古画黄山册子寄予为六十寿诗以酬之·其一

黄山黄海白云开,画取芙蓉六六来。

三道天门三瀑布,一枝石笋一丹台。

烟霞作寿凭仙笔,岳渎难生是逸才。

知尔竹林相待久,会将舟向阮溪回。

(0)

自蒲涧入濂泉寺作

阴阴灌木夹山蹊,入石穿泉路易迷。

虎去未寒苔上迹,蝉来忽断竹间嘶。

蒲根可食因多节,叶背堪书为少泥。

不雨水帘成滴沥,梦魂消绝寺楼西。

(0)

送孙少参

翩翩旌节向金衢,良马徘徊为彼姝。

香浦又添沉水物,青鸾频返夜光珠。

三年德政同西蜀,五郡妪歌是大夫。

涕泣自知难借寇,崧台趋送到南禺。

(0)

端州逢某使君赋赠

三江东作一江流,西水微茫汝欲愁。

使者龙荒虚岁月,先公马鬣未松楸。

身为乔木多连理,家与昆崙在上头。

努力当年开府业,二难声望满炎州。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