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前韵酬李挥使》
《用前韵酬李挥使》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山楼雉堞压层云,笳鼓声高隔岸闻。

绿醑有情酬菊节,黄庭无意博鹅群。

东来海屿三峰出,北转池塘一径分。

老兴婆娑真不浅,年年此会欲烦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楼、雉堞、云层、笳鼓、绿醑、黄庭、海屿、池塘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山楼雉堞压层云”,以山楼和雉堞作为主体,将它们置于层层云雾之中,既突出了建筑的雄伟,又赋予了环境的神秘感。接下来,“笳鼓声高隔岸闻”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笳鼓之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遥远而又热烈的气氛。

“绿醑有情酬菊节,黄庭无意博鹅群”两句,将酒与菊花、道家内丹与鹅群巧妙结合,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其超然物外的情怀。绿醑(美酒)与菊花相映成趣,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黄庭(道家修炼之地)与鹅群的对比,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东来海屿三峰出,北转池塘一径分”描绘了海岛上三座山峰的崛起,以及池塘边小径的蜿蜒,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象,也隐含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最后,“老兴婆娑真不浅,年年此会欲烦君”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视。通过“老兴”二字,透露出诗人虽已年长,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婆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舞动的身影,充满了生命力与乐趣。诗人希望每年都能与朋友相聚,共享这份欢愉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真庙挽辞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

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雩。

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

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

(0)

暮春过洪氏汝曲小园

三月花已休,闲来羡丛薄。

河回地势偏,雨入滩声恶。

绿草旋抽心,青梅犹带萼。

主人归未归,谁省曾游乐。

(0)

新霜感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纫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0)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西轩无落晖,所赖西庭竹。

竹间有古叶,竹上有繁绿。

夜雨一洗梢,朝阳似晞沐。

焚香爱此心,自不同诸俗。

(0)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0)

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