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
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
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敏上人在青山绿水间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一从飞锡入青山”,生动地展现了敏上人离开尘嚣,踏入山林,开始了修行的生活。这里的“飞锡”借用了佛教中僧侣携带的行杖,象征着敏上人的出世与自由。这一句通过“一从”二字,强调了这种改变的唯一性和彻底性。
次句“日日行吟水石间”,进一步描绘了敏上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日常活动。他每日在山水之间行走,吟诵经文或思考禅理,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他与世无争、心系自然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昨向樵夫曾问信”,透露出敏上人与外界的微妙联系。他向山中的樵夫询问消息,既表现了他对外界信息的关心,也暗示了他与世俗世界的某种联系和交流,尽管他的主要生活重心依然在山林之中。
最后一句“隔溪遥见掩松关”,以景结情,画面感极强。通过描述敏上人在溪边遥望,只见松林之门关闭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这不仅表现了敏上人生活的宁静与孤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敏上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洁形象,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精神追求。
山田不愁旱,恒有阵雨过。
山田不愁涝,就下流溪河。
蒙古佃贫民,种田得租多。
即渐罢游牧,相将艺黍禾。
黍禾日以好,牛马日以少。
是云务近利,而或失本道。
本道云何如,毳帐羊裘居。
射生善驰马,乳酒相欢娱。
试问百年前,流民到此无。
流民今到此,或亦资生理。
凡兹率土滨,孰非我赤子。
养恬在随宜,不督翻为喜。
赤夏赖雨亦赖晴,润之晅之禾怒生。
老农较量诚不易,几多辛苦方西成。
是时山庄驻翠旌,甘霖早澍沟渠盈。
解作既息暑亦涤,鹊呼正报开初晴。
片云归岫弱无力,凉风吹树壮有声。
黍高梁下尽滋渥,油油叶潋炎曦明。
延楼埤堄曰绮望,登临纵目堪怡情。
馀事万概都恰当,一喜所遇皆欣迎。
层峰沓障濯新翠,烟坑石谷淙繁鸣。
深林露坠茅屋湿,野水涨到扁舟轻。
何来塞景肖江国,谢公佳句真豪清。
侍臣扈跸图所见,宛然夏霁呈山城。
高张白壁拂爽气,岩间辉映新阳晶。
弘璧夷玉两序间,三棘六异千年右。
诸侯良宝无过斯,讵若宝贤以为友。
孚尹比德时或珍,如乾六爻无一偶。
玉屏方广遗炎灵,抚之光泽不留手。
温室秘赏阅三朝,寓意匪誇弗胫走。
东坡至人有至言,世人安得如汝寿。
星为含誉云为卿,我则成诗今复久。
尔时书题借词臣,自审临池腕力丑。
弹指凡八异春秋,重吟聊命墨卿黝。
琬琰终合付镌华,咄哉瑰质沧桑守。
章草钟?已瞠乎,那能更进辨科斗。
闻之七日集灵台,王母带垂灵飞绶。
双成子登侍东西,觞酌麻姑所进酒。
诙谐白发乃小儿,瞿瞿何来窃窥牖。
交梨火枣仙得餐,斯以赠帝帝拜受。
什袭百代天府琛,好恶何常惟知诱。
嗅人遗制在周官,笔翰休论类枫柳。
《咏汉玉屏风叠旧作韵》【清·弘历】弘璧夷玉两序间,三棘六异千年右。诸侯良宝无过斯,讵若宝贤以为友。孚尹比德时或珍,如乾六爻无一偶。玉屏方广遗炎灵,抚之光泽不留手。温室秘赏阅三朝,寓意匪誇弗胫走。东坡至人有至言,世人安得如汝寿。星为含誉云为卿,我则成诗今复久。尔时书题借词臣,自审临池腕力丑。弹指凡八异春秋,重吟聊命墨卿黝。琬琰终合付镌华,咄哉瑰质沧桑守。章草钟?已瞠乎,那能更进辨科斗。闻之七日集灵台,王母带垂灵飞绶。双成子登侍东西,觞酌麻姑所进酒。诙谐白发乃小儿,瞿瞿何来窃窥牖。交梨火枣仙得餐,斯以赠帝帝拜受。什袭百代天府琛,好恶何常惟知诱。嗅人遗制在周官,笔翰休论类枫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WvFgfg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