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
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
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
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
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椹涧昼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首句“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质疑生死界限,认为逝者并非全然无知,还能在梦中与人相会。接着,“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暗示亡者似乎在途中或梦中给予关怀,如同送别一般。诗人醒来后,“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初时梦境如常,但醒来的悲伤却难以抵挡。最后两句“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变化和对亡者永恒灵魂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语言朴素真挚,情感深沉动人。
远山郁岧峣,近壑亘磅礴。
冥冥烟霭生,霏翠半空落。
壁立势转奇,屏开净如削。
中有嘉树林,高低相间错。
隐隐虬龙姿,巉巉见头角。
惊风振岩峦,云气杳绵邈。
枝叶森相樛,团团似帷幄。
林边一两家,门巷远城郭。
茅亭俯涧泉,踪迹幸此托。
心远绝尘嚣,地偏甘寂寞。
爱此重阴敷,顿令暑气薄。
俛仰适幽襟,陶然有真乐。
羡子昔间居,青山旧为约。
秪今归定省,登览应如昨。
衣锦惬高情,挥毫纪新作。
毋为久淹留,早待翔寥廓。
雨过晚色净,退直下西清。
凉飔起木末,飒飒来秋声。
故人过我别,明发有远行。
抚景慕良觌,睽离郁中情。
握手子不留,尊酒聊为倾。
意厚未忍辞,酒尽还独醒。
长歌写衷曲,为子叙平生。
忆昔未荆识,林居养幽贞。
每於士论中,往往闻蜚英。
以兹用推毂,夺尔鸥鹭盟。
尚希擅制作,庸以赞治平。
欣然解萝薜,遂赴求贤徵。
峨章谒明主,秉笔登蓬瀛。
端操景先哲,邃学传前经。
予亦得益友,晨夕资讨评。
会晤益云密,讵意疾所婴。
浩然有归志,上疏思遗荣。
汉庭多宠渥,不能留长卿。
达士贵知止,岂必功业成。
守道苟不惑,足以传其名。
理棹向吴会,驱车出都城。
江云引归兴,朔雁随行旌。
故园指日到,亲旧欣相迎。
于于遂初愿,漠漠无外营。
金石宜善摄,琴书益研精。
乡党得师范,后学式仪刑。
永矣保令闻,当与前贤并。
《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明·杨荣】雨过晚色净,退直下西清。凉飔起木末,飒飒来秋声。故人过我别,明发有远行。抚景慕良觌,睽离郁中情。握手子不留,尊酒聊为倾。意厚未忍辞,酒尽还独醒。长歌写衷曲,为子叙平生。忆昔未荆识,林居养幽贞。每於士论中,往往闻蜚英。以兹用推毂,夺尔鸥鹭盟。尚希擅制作,庸以赞治平。欣然解萝薜,遂赴求贤徵。峨章谒明主,秉笔登蓬瀛。端操景先哲,邃学传前经。予亦得益友,晨夕资讨评。会晤益云密,讵意疾所婴。浩然有归志,上疏思遗荣。汉庭多宠渥,不能留长卿。达士贵知止,岂必功业成。守道苟不惑,足以传其名。理棹向吴会,驱车出都城。江云引归兴,朔雁随行旌。故园指日到,亲旧欣相迎。于于遂初愿,漠漠无外营。金石宜善摄,琴书益研精。乡党得师范,后学式仪刑。永矣保令闻,当与前贤并。
https://shici.929r.com/shici/wuPbnmkjny.html
圣皇御天敷化理,民安物阜天心喜。
九重垂拱万方宁,唐虞熙皞真堪拟。
维时隆冬腊日后,同云阴阴遍遐迩。
一夕天风吹雪花,漏彻更阑还未已。
初疑巽二先驱来,呼号奋发如奔雷。
忽然夜深万籁寂,六花片片空中开。
朝来碧空澄霁色,寒光恍映瑶阶白。
琼楼玉宇粲相辉,积素晶莹连四壁。
趍朝瞩目纵遐观,蓬莱宫阙凝清寒。
由来三白为佳瑞,自是阴阳叶和气。
方今何幸际明时,讴歌击壤无休期。
尝闻治世已歆慕,况乃于今亲见之。
我皇登三仍迈五,圣德归功在匡辅。
赓诗愿奉万年欢,永享天心符圣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