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带千涧,千峰罨一房。
自然含动静,即此示真常。
源溯白云迥,流归碧海长。
惟应学子在,不必问仙乡。
一水带千涧,千峰罨一房。
自然含动静,即此示真常。
源溯白云迥,流归碧海长。
惟应学子在,不必问仙乡。
这首诗描绘了清溪远流的壮丽景象,以“一水带千涧,千峰罨一房”开篇,巧妙地将流水与山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含动静,即此示真常”表达了自然界中蕴含的永恒真理,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接下来,“源溯白云迥,流归碧海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源头与最终归宿,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与深远。这种对水流的描述,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寓意着人生的旅程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最后,“惟应学子在,不必问仙乡”则寄寓了对智慧与精神追求的思考,暗示真正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无需外求,而在于个人内心的探索与修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申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中庭植梧竹,有意集鸾凰。
孤鹤从东来,雪衣晒朝阳。
主人惊且喜,拊掌呼获臧。
俾投数粒粟,招鹤下阶傍。
鹤虽不解语,其意或能详。
我非鸾凤侣,竹梧何可当。
亦非黄雀俦,数粒安可尝。
戛然欲长鸣,恐遭弹射伤。
左右梳修翎,翻身入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