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乃极边,地瘠民屡空。
军饷由转输,去年况灾逢。
蠲赈虽沛施,岂如锡岁丰。
今春复艰雨,西顾心忧忡。
飞章悉佳音,河西及河东。
均得尺泽沾,可以兴耕农。
为之手加额,更虑力难从。
给牛贷籽粒,毋孤天恩隆。
畿辅犹然旱,日夜望弥颙。
既靡神不宗,鲊荅计亦穷。
云拖雨不落,无何罄散风。
二麦固失望,大田待举堫。
焦劳日以加,心恧难为容。
上苍本仁慈,宁不哀予衷。
甘肃乃极边,地瘠民屡空。
军饷由转输,去年况灾逢。
蠲赈虽沛施,岂如锡岁丰。
今春复艰雨,西顾心忧忡。
飞章悉佳音,河西及河东。
均得尺泽沾,可以兴耕农。
为之手加额,更虑力难从。
给牛贷籽粒,毋孤天恩隆。
畿辅犹然旱,日夜望弥颙。
既靡神不宗,鲊荅计亦穷。
云拖雨不落,无何罄散风。
二麦固失望,大田待举堫。
焦劳日以加,心恧难为容。
上苍本仁慈,宁不哀予衷。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甘肃总督吴达善奏报得雨诗以志事》。诗中描绘了甘肃地区因干旱而民生艰难的状况,以及甘肃总督吴达善上奏朝廷请求援助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展现了对上苍的祈祷与期待。
首句“甘肃乃极边,地瘠民屡空”点明了甘肃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导致民众生活困难。接着,“军饷由转输,去年况灾逢”描述了去年遭遇灾害,军饷供应困难的情况。然后,“蠲赈虽沛施,岂如锡岁丰”表达了即使政府尽力救济,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希望来年能有丰收之年。
“今春复艰雨,西顾心忧忡”写出了今年春天再次面临干旱的严峻形势,让人心生忧虑。接下来,“飞章悉佳音,河西及河东”表明收到好消息,河西和河东地区得到了雨水的滋润。诗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均得尺泽沾,可以兴耕农”表达了对雨水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期待。
“为之手加额,更虑力难从”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同时意识到自己作为君主,虽然心怀忧虑,但力有未逮。随后,“给牛贷籽粒,毋孤天恩隆”提出建议,希望朝廷能够提供耕牛和种子,以充分利用天降之恩。
最后,“畿辅犹然旱,日夜望弥颙”表达了对畿辅地区(京城附近)仍然干旱的担忧,以及日夜期盼雨水降临的心情。“既靡神不宗,鲊荅计亦穷”说明了诗人已经尽力祈祷,但似乎仍无济于事。“云拖雨不落,无何罄散风”形象地描绘了云层拖着雨滴却无法落下,最终只能散去的无奈情景。“二麦固失望,大田待举堫”预示着小麦收成无望,希望稻田能够有所收获。“焦劳日以加,心恧难为容”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日渐憔悴,内心难以承受这种压力。“上苍本仁慈,宁不哀予衷”则表达了对上天的祈求,希望上苍能够体恤人间疾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期盼。
星移斗转,四时交换。无人暂时思算。
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酒色气财历遍。
好休心、也好舍拚。好回首,好把元初事,好生了干。
奉劝疾些下手,恐阎罗不测,差鬼叫唤。
早与丘刘谭马,物外为伴。
静意清心径路,便名为、长生彼岸。
神光灿,跨青鸾归去,天地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