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归鸟,虑患徘徊。四顾万里,独有故栖。
故栖来反,所愿已谐。毋思寥廓,扰扰此怀。
翩翩归鸟,虑患徘徊。四顾万里,独有故栖。
故栖来反,所愿已谐。毋思寥廓,扰扰此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鸟儿归巢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诗中的“翩翩归鸟”生动地捕捉了那些在天际飞翔的鸟儿,它们似乎带着一种急迫和不安的情绪,正在寻找它们的归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虑患徘徊”四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踌躇,他可能正面临着某些困扰和选择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的目光却能“四顾万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视野,更象征着他对远方所思之深切。
“独有故栖”表明在这个辽阔的世界中,只有那熟悉的地方才是诗人心中的港湾。这里的“故栖”不仅指物理上的家园,也包含了情感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安慰。
“故栖来反,所愿已谐”则意味着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已经达成一种内心的平衡,这种平衡可能是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的心理调适,也可能是一种无奈的接受。这里的“已谐”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暂时的妥协。
最后两句“毋思寥廓,扰扰此怀”,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即使是归家,也无法完全摆脱那些宽广无垠、看似无边的忧虑,这些忧虑如同细小的声音在胸中回响,令人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对生活、归属和心灵安宁的一次探索。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诗。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
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
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
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
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
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
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
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
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
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