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土从来桑作田,宜晴宜雨养蚕天。
女红并与农功溥,卒岁常吟七月篇。
浙土从来桑作田,宜晴宜雨养蚕天。
女红并与农功溥,卒岁常吟七月篇。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地区以桑树为农田,适宜于晴天和雨天的蚕丝生产环境。诗人赞扬了女性纺织与农业并重的劳动,以及一年四季中对七月份丰收景象的吟诵。通过“浙土”、“桑作田”、“宜晴宜雨养蚕天”等词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与农桑文化的和谐共生。诗中流露出对当地农业繁荣景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天鸡不能雄,牝鸡代为鸣。
膊膊复腷腷,岂云非恶声?
壮士误起舞,慨然赴功名。
失身一非时,其辱宁为荣。
枕戈夜未旦,素月当天行。
团团此皎魄,中有妖蟆生。
得地遽僭妄,吞噬亏阴精。
诸仙并束手,坐令天偏盲。
凭日复有乌,翳日失其晶。
安知豢养物,乃起为祸萌。
蒙蔽苟不知,安用天聪明?
知之不能去,容使终古横。
我本山水人,深知山水意。
卜居山水间,山水发灵秘。
维山不厌清,毋为浊流累。
维山不厌深,毋为俗士至。
梦中古桃源,思之辄心醉。
奇遭此佳境,一往快夙志。
抚琴入泉韵,布席落岚翠。
静言养生理,中岁慰悴憔。
平生坠世网,每忆魂犹悸。
固宜古贤人,栖迟乐衡泌。
妾生两娇女,佩萸年甫六。
长者名阿绵,十岁随汝宿。
为姑在时生,爱若出己腹。
前年妾产男,坠地夭殇速。
昙花偶一现,赚汝三日哭。
乃抱同姓儿,螟蛉期式谷。
众雏尚无知,教养皆汝托。
鬻子恩勤斯,至不暇膏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