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垂远浦初消,雨过新潮未落。
问津人入桃源,解语花窥珠箔。
虹垂远浦初消,雨过新潮未落。
问津人入桃源,解语花窥珠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江面新潮未落,虹霓悬挂于远处水浦之上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问津人入桃源”这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中的桃源世界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解语花窥珠箔”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儿人格化,仿佛它能理解人间言语,悄悄窥视着珠帘后的景象,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整体而言,此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三月四月麦未熟,饿夫扶携领官粟。
得粟村墟起爨烟,嫠妇何为道旁哭。
自言幼本名闺妹,父母衣我红罗襦。
十七嫁作儒家妇,足迹不出门中枢。
夫亡十指难糊口,连岁凶荒断升斗。
县帖纷纷催乐输,大儿枵腹披枷杻。
小儿呱呱怀抱中,身死奚恤愁儿从。
昨闻诏书发粟赈,匍匐哀告含羞容。
安得有钱买胥吏,赈籍无名长官詈。
踯躅中路不得归,以此悲伤洒血泪。
我闻斯语愁心神,彼司牧者独何人?
方看嫠妇泣东陌,又听悲怨来西郊。
弱冠雅负奇,矢志凌云表。
匹马佩弓刀,出自三关道。
报恩功未酬,独立伤怀抱。
归卧南山南,荒林迹如扫。
更上铁陵关,往事尤悄悄。
浮云卷大旗,落日耀空堡。
嗟哉明武军,一往乱飞鸟。
战血郁未消,化作山头草。
枝枝带征魂,遗恨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