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其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三次提及“礼酒”的不同状态,展现了一场宴席活动的全过程。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这句话描绘的是宴会开始时的情景,主人已经倒好酒,贵客云集,气氛隆重,乐师开始演奏音乐,为宴会增添了愉悦的氛围。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随着宴会的进行,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宾客们都非常高兴,诗人提醒主人应该注意适可而止,不要过度纵容,以保持整个活动的庄重与和谐。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最后一句表达的是宴会即将结束时的情形,所有的酒都已经喝完,宾客们也逐渐清醒过来,主人应该以文雅之举来结束这次聚会。
整首诗通过对“礼酒”状态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宴席文化的精體,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节制和适度的认识。同时,这种以动作为线索,勾勒场景变化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流畅自然,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