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朝冠古进贤,云间观户旧通仙。
蓬莱岂隔三千里?华颂宜过一万年。
香并衮龙浮瑞日,声随箫凤下晴天。
文臣不愿金茎赐,但想黄封到竹边。
柳外朝冠古进贤,云间观户旧通仙。
蓬莱岂隔三千里?华颂宜过一万年。
香并衮龙浮瑞日,声随箫凤下晴天。
文臣不愿金茎赐,但想黄封到竹边。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范梈的作品《奉和吴宗师退朝》,通过对吴宗师退朝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柳外朝冠古进贤”形象地刻画出官员们在柳树环绕的宫廷中,身着古代官服,显得尊贵而贤良。次句“云间观户旧通仙”则暗示了宫廷的神秘与仙气,仿佛云端之门,连接着仙境。
“蓬莱岂隔三千里?”运用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表达对吴宗师高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的德行犹如蓬莱仙境般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接下来的“华颂宜过一万年”进一步强调其声誉和功绩将流传久远,超过一万年之久。
“香并衮龙浮瑞日,声随箫凤下晴天”两句通过比喻,描绘吴宗师的威仪和声誉如龙凤之香、箫凤之声,随着阳光普照,传遍晴朗的天空,令人敬仰。最后,“文臣不愿金茎赐,但想黄封到竹边”表达了文臣们的愿望,他们不希求金银赏赐,只愿吴宗师的美德能像竹简上的黄封(古代封禅时书写祝辞的竹简)一样,流传到民间的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以退朝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扬了吴宗师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德行和声誉的崇尚。
眼中之人吾已老,冯郎俊逸声名好。
珊瑚腾彩千仞渊,圭璋献瑞五色缫。
昔年过从在直庐,每有新诗多起予。
近闻制作才华盛,却念山林风月孤。
人生七十古亦少,抱膝长吟几昏晓。
展卷无心理蠹鱼,钩帘镇日闻啼鸟。
过客稀疏门半开,春风曲径长苍苔。
眼前无限闲桃李,松竹青青手自栽。
使者远来传尺素,腊尽寒深冰雪冱。
目昏手痹猝难书,回椷莫讶来迟暮。
南宫宗伯我故人,音信虽疏心独亲。
燕闲接对如相问,为道萧萧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