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林水里,别是洞中天。
为守老氏黑,因知扬子玄。
枕流殊下濑,舞鹤异飞鸢。
近识南塘路,时来问钓船。
翛然林水里,别是洞中天。
为守老氏黑,因知扬子玄。
枕流殊下濑,舞鹤异飞鸢。
近识南塘路,时来问钓船。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于自然之中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翛然”开篇,生动地刻画出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林水之间,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接着,“别是洞中天”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与众不同,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充满了神秘与宁静。
“为守老氏黑,因知扬子玄。”这里引用了道家哲学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老氏(老子)的“黑”可能象征着深邃的智慧和不显山露水的处世态度;而扬子(扬雄)的“玄”则可能代表了深奥的学问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
“枕流殊下濑,舞鹤异飞鸢。”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枕流,意为临水而眠,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下濑,则可能指流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舞鹤与飞鸢的对比,前者自由自在,后者则可能象征着某种束缚或常规,突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近识南塘路,时来问钓船。”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处隐居之地,通过探访南塘路,与垂钓者交流,进一步深化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实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哲学、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乃翁学海深无底,材如莫耶淬清水。
天教乞与玉麒麟,拍手欢呼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可怜秀气无著处,都为此子融精神。
昨夜使星光耿耿,旁边却有庚星影。
起来瑞霭迷绮筵,玉果犀钱试汤饼。
乃翁著书身为臞,私稿自有一石渠。
行看一日诵千纸,不必更读他人书。
乃翁勋名已如许,如何免得洪钧府。
请更撰成经国谱,付与郎君踵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