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
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
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
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
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开篇之处,"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表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宁静或喧嚣的道路,而诗人则是顺应内心的平静。接着,"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显示了即便身处繁华都市,也始终未能忘怀山林的清幽。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中的“四皓”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四位隐逸,代表着道德高尚且不愿为世俗所累的人物。"二疏"则是对隐逸生涯的进一步描绘,意在表明诗人对于清贫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表达了诗人每天都会花时间阅读关于隐逸先贤的故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中的“靳尚”和“屈原”都是古代的贤臣,他们的遭遇显示了即便是品德高尚之人,在世俗纷争中也难免悲剧的命运。诗人通过此处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则是在赞颂那些已逝隐逸和贤臣,即便他们身在黄泉之下,但其美名依旧飘扬于世间。
最后两句"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亲近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缅怀。而"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则是诗人对于尘世间纷扰复杂的心态,以及面对广阔世界而产生的一种无奈与茫然。
毛颖传既成,陶泓名不朽。
陈楮接武来,论交篇籍囿。
千年铜雀台,瓦解沦坤厚。
何人澄其泥,颇能髣髴否。
龙公天上客,金兰幸同臭。
结束万里行,联翩五旬久。
清谈落玉麈,痛饮尽金斗。
咳唾珠玑粲,挥翰不停手。
穷边得佳研,可出老吕右。
瓦缶莫雷鸣,龙尾羞牛后。
天作元圣配,公非浅夫相。
乘风来帝旁,捧日到天上。
兵戎在呼吸,端委见力量。
三朝社稷臣,勋业谁辈行。
堂堂国伊周,勃辈安敢望。
清源始生地,风土至今王。
释氏从何得,抱送真不妄。
好事榜其堂,嘉名无以尚。
何人辄更改,有识为悽怆。
端同圣削迹,又类玄覆酱。
思贤旧观复,闻风懦夫壮。
堂上生辉光,如公名始唱。
奸骨死犹寒,如公昔为将。
画象出貂蝉,疑公尚亡恙。
平生蓼莪心,眷此应不忘。
嗟予生太晚,不识天人状。
版图犹未复,昼锦无由访。
维扬金系腰,叹息为谁放。
一麾忽南来,遗迹增慕向。
当于异梦处,祠堂为公创。
《六月二十五日会同官于贡院用前一绝分韵得相字》【宋·王十朋】天作元圣配,公非浅夫相。乘风来帝旁,捧日到天上。兵戎在呼吸,端委见力量。三朝社稷臣,勋业谁辈行。堂堂国伊周,勃辈安敢望。清源始生地,风土至今王。释氏从何得,抱送真不妄。好事榜其堂,嘉名无以尚。何人辄更改,有识为悽怆。端同圣削迹,又类玄覆酱。思贤旧观复,闻风懦夫壮。堂上生辉光,如公名始唱。奸骨死犹寒,如公昔为将。画象出貂蝉,疑公尚亡恙。平生蓼莪心,眷此应不忘。嗟予生太晚,不识天人状。版图犹未复,昼锦无由访。维扬金系腰,叹息为谁放。一麾忽南来,遗迹增慕向。当于异梦处,祠堂为公创。
https://shici.929r.com/shici/3zLlkVMw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