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佛老谩须评,易道深研见理明。
学术有心期圣代,井田无计到苍生。
两铭文字仪刑地,一瓣春秋报享情。
此日我来应下拜,泰山何啻仰高名。
孙吴佛老谩须评,易道深研见理明。
学术有心期圣代,井田无计到苍生。
两铭文字仪刑地,一瓣春秋报享情。
此日我来应下拜,泰山何啻仰高名。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诗表达了对宋代理学家张载(横渠先生)的敬仰与崇敬之情。首句“孙吴佛老谩须评”暗指儒家以外的学术流派如法家和佛教,相比之下,诗人更推崇张载的易学研究,认为其道理透彻明白。次句“易道深研见理明”直接赞扬了张载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其思想的清晰。
“学术有心期圣代”表达了诗人期望在圣明的时代能有更多的学者像张载那样追求真理,关注社会民生。“井田无计到苍生”则暗示了张载的思想中对古代理想社会制度——井田制的向往,但遗憾的是未能在现实中实现,以惠及百姓。
“两铭文字仪刑地”提到张载的教诲如同大地的规范,影响深远,“一瓣春秋报享情”则通过献上香火表达对先贤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最后两句“此日我来应下拜,泰山何啻仰高名”直接表达出诗人对张载的景仰,认为自己来到祠堂拜谒,就如同面对泰山般崇高。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张载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学习之意。
巾车初架,碾出东城路。
梅雨乍晴天,淡涳濛、千村残雨。
草香泥净,行过板桥西,蛙声聚。莺声度。
一带垂杨树。终年尘市,真被名缰误。
安得买山钱,共樵青、荷锄场圃。
竹篱茅舍,不异小桃源,斜阳路。清江度。
人对千山住。
老甘穷谷。知富贵神仙,都无此福。
玉树金芝,浥露临风满阶馥。
我愧材同樗栎,应难并、谢家诸叔。
喜款留、偏垂青眼,佳味饶园簌。非俗。空驰逐。
纵慷慨牢骚、愁堆成斛。怀书满幅。
几见人生遂欢欲。
试看英雄自古,坐困泥途顾难足。
且喜篝灯共话,吾家名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