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幽结屋万山间,山外流来水一湾。
石岸奚妨教诘曲,木床真足养高閒。
并无俗客寻常到,虽有柴门总不关。
架上抽书聊弃暇,龙蒙那拟便为删。
选幽结屋万山间,山外流来水一湾。
石岸奚妨教诘曲,木床真足养高閒。
并无俗客寻常到,虽有柴门总不关。
架上抽书聊弃暇,龙蒙那拟便为删。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生活画卷。诗人选择在万山之间构筑居所,远离尘嚣,独享一片宁静。山外潺潺流水,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石岸曲折蜿蜒,木床静卧其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氛围。
诗人强调居所的清幽与脱俗,表示这里并无俗客打扰,柴门常开,却也无需紧闭,展现出一种自在与豁达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随时可以抽出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暂时忘却尘世的烦忧,心灵得以自由飞翔。
“龙蒙那拟便为删”一句,以龙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比喻高深莫测的知识或学问,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谦逊态度和对学问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暗示了在如此清幽之地,即使是高深的学问,也能轻松地汲取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宁静与高雅生活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碧空高高火云厚,溽暑著人如中酒。
斗室浑同深甑蒸,当檐恨不栽榆柳。
竹床莞簟卧不得,长箑何曾暂离手。
况逢久旱禾苗乾,桔槔戽水鸣前滩。
农家妇子汗流血,足茧皮焦力已殚。
我庐正与田畴接,默坐思之心恻恻。
安居尚畏炎威逼,天生烝民皆食力,勤者辛劳惰者逸。
愿得飙风驱雨来,比屋俱变清凉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