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添东涧连西涧,云断前山起后山。
野水到门人去尽,昏烟迷树鸟飞还。
江天日月浑无色,客路风埃只强颜。
舞石至今随燕乳,裁诗不复哭龙悭。
雨添东涧连西涧,云断前山起后山。
野水到门人去尽,昏烟迷树鸟飞还。
江天日月浑无色,客路风埃只强颜。
舞石至今随燕乳,裁诗不复哭龙悭。
这首诗描绘了雨季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雨添东涧连西涧,云断前山起后山”以动态的笔触展现了雨水汇聚,使得原本分开的涧流相连,云层在山峦间聚散,营造出一种流动变幻的氛围。颔联“野水到门人去尽,昏烟迷树鸟飞还”则转向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野水虽至门前,却无人欣赏,只有昏烟笼罩着树木,鸟儿在其中往返,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意境。颈联“江天日月浑无色,客路风埃只强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江天之间,日月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旅途中风尘仆仆,诗人只能勉强维持着笑容,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疲惫。尾联“舞石至今随燕乳,裁诗不复哭龙悭”以舞动的石头和哺育幼燕的燕子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诗人则不再为无法表达深沉情感而哭泣,或许是在经历一番挣扎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依然且作住庵看,茆屋三间办不难。
户外莫容千驷马,客床唯置两蒲团。
深林藏虎风长怒,短木支门睡自安。
西北干戈犹未已,偶逢乐土度衰残。
驱车畏火伞,投扇倦风箑。
起行青松径,往就白云榻。
窈窕一壑深,苍苍两崖夹。
玄菟狞爪齿,白龙老鳞甲。
竹树拥青掺,花草霭丛杂。
渺沫洒空岩,冷飙下危峡。
始知忘解带,久坐思御裌。
丹丘逢羽人,瑶琴开宝匣。
古意郁苍茫,秋风淡萧飒。
悲蝉为噫吟,鸣鹤相和答。
岁华坐晼晚,尘路嗟隘狭。
飞仙倘来归,遗我度世法。
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
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
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
饥寒夙所更,驱役不得停。
甫课南山樵,又督西畴耕。
早汲或至晏,夕舂恒达明。
曾何少懈怠,动辄遭笞刑。
斑斑肤无完,恍恍神不宁。
命也可奈何,怨辞安敢形。
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迟我齿力壮,与母供使令。
余闻重叹息,为汝双涕零。
凭谁弦履霜,弹与汝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