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
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荅至尊。
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
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
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
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荅至尊。
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
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
这首《滇中有怀》由明代诗人吴应琦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域,心系故土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南诏之地春深雨昏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春日的南诏,暮雨迷蒙,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氛围。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与外界环境的阴郁形成呼应,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忧愁。
颔联“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荅至尊”,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三年间,诗人白发苍苍,远行至边疆之地,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对皇上的忠诚与敬意。这一联通过时间、外貌和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长期离家在外的艰辛与坚持。
颈联“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长梦中,诗人常常梦见衰老的亲人,期盼着有一天能见到年幼的孩子迎接自己回家。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尾联“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以轻松的口吻收束全诗。虽然身处异乡,但得知家乡的樱笋安然无恙,心中感到一丝安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即使穿着简朴,也足以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感恩。
整体而言,《滇中有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思乡之作。
雪隐城月高,使君梯楼坐。
县绠讯谍士,但自苦城破。
问贼一何多,数百馀七个。
长矛三十六,虚弓七无笴。
腰刀八无馀,徒牛相右左。
转战路千里,百涉一无舸。
发卒三千人,将吏密如果。
贼来如无人,猝至使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