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蟠万卷夜光寒,笔倒三江砚滴乾。
大似不蒙稽古力,只今犹著侍臣冠。
胸蟠万卷夜光寒,笔倒三江砚滴乾。
大似不蒙稽古力,只今犹著侍臣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四首(其二)》。诗中,黄庭坚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和兄弟苏轼、苏辙在宫廷中侍奉皇帝的情景。
"胸蟠万卷夜光寒",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的学识渊博,如同腹中藏有万卷经书,夜晚研读时,灯光映照下,学问之深邃仿佛自带寒光。"笔倒三江砚滴乾",则展现了诗人挥毫泼墨的豪情,形容他的才思如江水滔滔,连砚台里的墨汁都快被写干。
"大似不蒙稽古力",诗人自谦地说,虽然看似没有过多依赖对古代典籍的深入研究,但他的才华却源于深厚的积累。"只今犹著侍臣冠",表达了他作为朝廷近臣的荣耀,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责任和使命的担当。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出诗人黄庭坚的学识、才情以及对仕途的敬重,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
避世怀孤往,为庵近五峦。
出无人作伴,归有鹤相看。
老石苔衣净,深山瀑布寒。
自言犹养母,应未得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