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安乐窝中自在身,犹嫌名字落红尘。

醉吟终日不知老,经史满堂谁道贫。

长掩柴荆避寒暑,只将花卉记冬春。

料非空处打乖客,乃是清朝避世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shàoyáojiànshìānzhōngguāiyín
sòng / guāng

āndōngzhōngzàishēnyóuxiánmíngluòhóngchén

zuìyínzhōngzhīlǎojīngshǐmǎntángshuídàopín

chángyǎncháijīnghánshǔzhījiānghuāhuìdōngchūn

liàofēixiánchùzhǎoguāinǎishìqīngcháoshìrén

翻译
在安逸的生活中自得其乐,还嫌自己的名字沾染了世俗尘埃。
整天沉醉于诗酒之中,浑然不觉岁月流逝,尽管满屋经书史籍,却无人在意是否贫穷。
常常关闭柴门以避开寒暑,只记得春夏秋冬的花草之美。
料想这不是为了迎接寻常访客,而是为了避开世间的纷扰,过着清静的生活。
注释
安乐窝:舒适的隐居之处。
红尘:世俗,尘世间。
醉吟:饮酒作诗。
经史:经书和史书。
贫:贫穷。
柴荆:简陋的木门。
花卉:各种花草。
空处:空闲之地。
清朝:清静的朝代,引申为远离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隐居生活的境界。"安乐窝中自在身"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内心的自在。"犹嫌名字落红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的淡然态度,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名小利,也觉得不值一提,渴望脱离尘世。

"醉吟终日不知老"显示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对时间流逝的漠视。"经史满堂谁道贫"则强调了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心灵丰富,知识广博,不认为自己贫穷。

"长掩柴荆避寒暑"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的画面,远离尘嚣与四季更迭。"只将花卉记冬春"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料非空处打乖客,乃是清朝避世人"表明了诗人的自知之明,他不是无所事事的人,而是一个有意识地选择逃离尘世混扰的人。整首诗通过对安乐窝中的隐居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超脱物欲,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享受。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次韵游浯溪

浯溪山水今无恙,浪士曾为烂熳游。

大字中兴馀断碣,小舟空此醉垂钩。

词源不减无双誉,人品当时第一流。

地坐摩挲增叹息,高标想见尚横秋。

(0)

明年湘西大雪次韵送僧吴

夜残陡觉寒生骨,梦断空惊月转檐。

瓶响卧闻秋蚓泣,火红起拨白灰添。

欲酬清景寻侬去,更棹扁舟与子兼。

要倩新诗写愁绝,笑呵冻砚蘸毫尖。

(0)

题还轩

老去情枯道自肥,大刀破镜露全机。

山边湖水无行路,枝上春禽亦倦飞。

半夜舟移空壑在,故乡家是昔人非。

炷香阅遍楞严义,坐看烟消一缕微。

(0)

春日同祖贤二道人步云归亭忽忆东坡此日诗有怀其人次韵

谁家杨柳欲遮门,依约东坡醉处村。

捶地不堪华屋句,仰天空记刻舟痕。

尚馀千载风流在,乞与三人语笑温。

归路松风吹冻耳,共追前事吊英魂。

(0)

自张平道入瑶溪

冲虎曾经落照村,千峰盘尽始登门。

惯闻跛脚阿师法,喜见横行道者孙。

爱客精神清入画,游方踪迹夜重论。

杖藜又入层云去,知有安公旧隐存。

(0)

竹炉

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

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