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炉》
《竹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

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焚香场景,充满了禅意与雅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焚香的过程与情感体验娓娓道来。

首句“博山沉水觉尘埃”,以博山炉象征高远的境界,沉水香的香气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旋斫凌云绿玉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选取珍贵的香料,如同从云端砍下绿色的玉石,强调了香料的珍贵与难得。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两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焚香时的庄重与虔诚。锦绷上含着泪水的粉末,寓意着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焚银叶以求返魂梅,则寄托了对生命与美好的渴望与追求。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焚香的过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仪式,更是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黄庭卷代表了道家的内修之道,火冷之后留下的白雪灰,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两句,以想象中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熏衣闭深阁,意味着在静谧的空间中享受焚香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而流苏与画屏的想象,则是对于生活富足与艺术审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焚香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香文化的魅力,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公择这门告别口占送之

平生几作送行诗,展卷常增别后思。
我分无堪只贫贱,君才未免尚驱驱。
江山此去虽多识,桃李何心亦念离。
邂逅有人频寄字,要知安否慰孤覉。

(0)

过吴江访尉曹李仲纯不值简寄之

晓寻仙尉向吴江,闻道乘舟警吠厖。
渔具画图赊面觌,松陵酬倡阻心降。
因人尚拟它时寄,共看无因绝境双。
二季一翁新作别,望君须遣候船窗。

(0)

过余干怀介庵呈其婿方景严

重过余干县,长怀谪仙人。
犹如见颜色,不复听纷纶。
栗里柳未倒,桐乡祠尚新。
遗文李汉在,属付斯无泯。

(0)

过曾季永见壁间张安国所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

不见融州使,无从可寄书。
仙岩忽逢字,驿骑想非疏。
室近宜人桂,官胜冲尹驴。
江南热犹剧,岭外比何如。

(0)

湖州亲旧

去住两无由,终成上客舟。
香如添酒病,雨亦带离愁。
两岸青青柳,空江点点鸥。
总堪添鬓白,不必问春秋。

(0)

怀远父斯远成父

徐郎已渡浙江潮,王子还从折简招。
平日往还惟二士,去余何以慰亡聊。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