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
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
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焚香场景,充满了禅意与雅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焚香的过程与情感体验娓娓道来。
首句“博山沉水觉尘埃”,以博山炉象征高远的境界,沉水香的香气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旋斫凌云绿玉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选取珍贵的香料,如同从云端砍下绿色的玉石,强调了香料的珍贵与难得。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两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焚香时的庄重与虔诚。锦绷上含着泪水的粉末,寓意着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焚银叶以求返魂梅,则寄托了对生命与美好的渴望与追求。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焚香的过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仪式,更是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黄庭卷代表了道家的内修之道,火冷之后留下的白雪灰,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两句,以想象中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熏衣闭深阁,意味着在静谧的空间中享受焚香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而流苏与画屏的想象,则是对于生活富足与艺术审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焚香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香文化的魅力,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平生几作送行诗,展卷常增别后思。
我分无堪只贫贱,君才未免尚驱驱。
江山此去虽多识,桃李何心亦念离。
邂逅有人频寄字,要知安否慰孤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