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陌上桑,寂寞采桑女。
蚕老叶转稀,罗敷泪如雨。
敛袂蹙双蛾,秦筝一曲歌。
慇勤谢郎意,其如义命何。
萧疏陌上桑,寂寞采桑女。
蚕老叶转稀,罗敷泪如雨。
敛袂蹙双蛾,秦筝一曲歌。
慇勤谢郎意,其如义命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田间劳作的采桑女子的形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
“萧疏陌上桑”,开篇以“萧疏”二字形容田间的桑树,既表现了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寂寞采桑女”,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一个“寂”字,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展露无遗。
“蚕老叶转稀”,随着蚕的生长,桑叶逐渐减少,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女子生活困境的象征。而“罗敷泪如雨”,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面对困境时的悲伤与无助,泪水如雨般倾泻而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
“敛袂蹙双蛾,秦筝一曲歌”,女子虽然身处困境,却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收起衣袖,紧蹙眉头,弹奏起秦筝,唱出一曲哀怨的歌。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坚韧与乐观,也体现了她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慇勤谢郎意,其如义命何”,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对善意的理解与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无奈的感慨。她诚恳地感谢对方的好意,但又深知自己的命运并非由自己掌控,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采桑女子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酸与坚韧,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情感真挚而深刻,是宋朝文人笔下常见的一种抒情风格。
凤纪初膺箓,龙颜昔在田。
鸣祠凭陇嶂,召雨窃泾川。
受律威丹浦,扬兵震阪泉。
止戈基此地,握契硉斯年。
六辔乘秋景,三驱被广㙻。
凝笳入晓啭,析羽杂风悬。
塞云衔落日,关城带断烟。
回舆登故垒,驻跸想荒阡。
岁月方悠夐,神功逾赫然。
微臣愿奉职,导礼翠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