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怨回纥》
《杂曲歌辞.怨回纥》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词  词牌: 怨回纥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0)
注释
曾闻:曾经听说。
瀚海:指广阔无垠的沙漠或海洋,这里喻指遥远且环境恶劣的地方。
使难通:使者难以通信或到达。
幽闺:深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常用来形容年轻妇女的居所。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子。
罢裁缝:停止做针线活,比喻不再关心日常琐事。
缅想:深情地回想,遐想。
边庭:边疆,边境地区。
征战苦:战争带来的辛苦与苦难。
对镜:对着镜子。
治愁容:整理、掩饰忧愁的表情。
久戍:长期戍守边疆。
人将老:人即将老去。
须臾:片刻,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白头翁:头发变白的老翁,这里象征快速衰老。
翻译
曾经听说瀚海之行使者难以相通,深闺中的少妇停止了裁衣缝纫。
遥想边疆战场征战的艰辛,谁又能对着镜子打理自己忧愁的面容呢。
长久戍守边疆的人即将老去,转瞬间就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妇在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忧虑。开篇“曾闻瀚海使难通”即点出了边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困难,设定了整首诗的背景和氛围。而“幽闺少妇罢裁缝”则展示了这位女子在封闭的室内空间里进行日常生活中的针线活,以此来打发时间,缓解思念之情。

接着,“缅想边庭征战苦”一句,透露出她对远方丈夫或亲人在军中所遭受困苦的深切思念。"谁能对镜治愁容"则表现了她的悲哀与无奈,即便是通过打扮自己的仪容,也无法完全消除心中的忧虑。

最后,“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边塞军人的艰辛和时光的流逝,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感慨。少妇通过这番言辞,抒发了对亲人长久征战、自身年华易逝及美貌不再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边塞生活的寂寞与艰辛,以及女性在其中所承受的情感波折,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八

倘来事已付茫茫,朝野皆知故态狂。

视草偶曾称学士,看花未了失台郎。

贾生作赋先扬马,屈子分骚与景唐。

绝笔且宜高束起,要赓黄鹄和芝房。

(0)

和竹溪三诗·其一戊辰二月六日

炮车云怒激狂澜,只作禅家露电观。

抽得元身闲处著,免他冷眼静中看。

买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须待酒阑。

昔美少年今皓白,懒从日者问支干。

(0)

和方时父

曾陪朵殿燕天基,辜负先皇不世知。

二客穿傍垂汉史,三良临穴见秦诗。

犬鸡拔宅难飞举,雀鼠贪生愧暮迟。

回首修门悲复喜,大明继照出咸池。

(0)

陈夫人哀诗

龙川天下士,女子节尤奇。

孟母迁邻训,共姜誓己诗。

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

曾识双珠树,聊为补些辞。

(0)

君畴仲晦蒙仲再和余差须二诗警斋侍郎又继之趁韵走谢·其二

垢衣忘浣虱游须,岂有村情似长瑜。

作圣德诗无乃怪,进文鉴序近于谀。

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

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

(0)

别赋一首

平芜尽处即沧溟,身寄区中等一萍。

种杞菊翁犹老健,插茱萸伴半凋零。

去年敕设尘飞鞚,今日村酤草塞瓶。

却笑痴人妄分别,何人未必胜刘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