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衣忘浣虱游须,岂有村情似长瑜。
作圣德诗无乃怪,进文鉴序近于谀。
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
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
垢衣忘浣虱游须,岂有村情似长瑜。
作圣德诗无乃怪,进文鉴序近于谀。
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
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垢衣忘浣虱游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村落生活的向往之情,故有“岂有村情似长瑜”之句。
诗中的“作圣德诗无乃怪,进文鉴序近于谀”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的严肃态度和自我要求,不愿意阿谀奉承或做作伪装,这种文学态度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
“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那些中伤他人的小人行径的不满和鄙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信与坚持个人的真理。
最后,“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则是诗人对于不同的人生态度的感慨。这里的“陶翁”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以其清高脱俗著称;而“坡老”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代表了豁达宽厚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比两者的生活态度和文学精神,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文学的理解与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也反映出其独到的审美观念和严谨的文学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