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倦游历,挂起手中藤。
佛国三生石,天岩百岁僧。
定回松院磬,吟苦雪龛灯。
愧我心犹杂,何因问二乘。
名山倦游历,挂起手中藤。
佛国三生石,天岩百岁僧。
定回松院磬,吟苦雪龛灯。
愧我心犹杂,何因问二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名山游历后的倦懒之情,手持藤蔓,似乎在寻找一个休息之地。佛国三生石和天岩百岁僧,则是对禅意境界的描绘,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长存不朽的意境。松院磬,是一种打坐的地方,吟苦雪龛灯,则表现了诗人在寂静之地沉思冥想的状态。愧我心犹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责,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境还未达到清净无为的禅意所致。何因问二乘,二乘通常指的是声闻与缘觉,这里可能是在询问自己为什么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佛法修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清净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自我反省与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心路历程。
一到江南,三逢此夜,举头羞见婵娟。
黯然怀抱,特地遣谁宽。
分外清光泼眼,迷滉漾、无计拘拦。
天如洗,星河尽掩,全胜异时看。
佳人,还忆否,年时此际,相见方难。
谩红绫偷寄,孤被添寒。
何事佳期再睹,翻怅望、重叠关山。
归来呵,休教独自,肠断对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