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一》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

今岁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传轲。

(0)
翻译
我已多次拜访此地四十九年有余
反复研读您的著作达上百遍
注释
四十九年:多年时间。
公书:指对方的著作或文献。
摘抄:选取部分内容记录。
靖州:地名,可能指作者所在或提及的地方。
遁翁:可能是作者对自己的别称或者尊称。
堪配:足以匹配,相称。
不传轲:不亚于孔子的弟子轲(轲指轲丘,孔子弟子,以好学著称)。
鉴赏

这句诗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之手,表达了诗人对前人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敬仰。"登门四十九年多"一句,通过数字"49"传递了一种长久而深沉的情感,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完整和圆满,从字面上讲,是诗人自述对魏鹤山先生作品的拜访与研读已经持续了近半百年。这个过程不仅是时间上的积累,更是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

"细读公书百遍过"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用心和专注。他不仅仅是简单地阅读,而是细致入微、反复琢磨,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里的"百遍"象征着无数次的精读,表明诗人对于魏鹤山先生作品的钻研已经达到了极致。

接着,"今岁摘抄靖州作"一句,诗人提到自己在当年摘录了靖州(古地名,即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有关的作品。这不仅是对前人的尊重,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在这里,诗人以自己的方式,将魏鹤山先生的精神和智慧继续传递下去。

最后两句"遁翁堪配不传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文学上的地位与成就持有一种谦逊态度。"遁翁"意指隐逸之士,"堪配"意味着能够与前辈相匹敌,而"不传轲"则是说自己的作品并不广为流传。这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文学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个人成就的自我评估。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前代文学巨匠魏鹤山先生的崇敬之情,更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古人交流思想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游宝掌山寺

何年此招提,近在芝掌侧。

巉岩耸苍空,云雾蒙绝壁。

相传千岁僧,于此寄畴昔。

提携酌春酒,况乃社日逼。

俛仰天地间,一笑讵非得。

(0)

哭罗瘿公三首·其三

寂灭方为乐,难禁一恸情。

缘空能澹定,度胜是平生。

骨髓诚何病,琴弦欲废声。

唱衣犹待瞑,霜露下严更。

(0)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十五谭友夏集

次山有文碎可惋,东野佳处时一遭。

扬下甜瓜栽苦瓠,楚风当日亦心劳。

(0)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三谢宣城集

康乐元言馀晋法,宣城丽句启唐风。

马驹踏杀倘成谶,后代终称临济雄。

(0)

书何蔚高杂感诗后三首·其二

故国看辽鹤,新诗似董狐。

将军原不负,戍卒竟成呼。

曹社谋应久,尧台事近诬。

建章千户闭,临晓一星孤。

(0)

天宁寺看牡丹

流芳迅不停,杪春乃纡馀。

盈盈牡丹丛,初日秦罗敷。

好色始国风,意行不趑趄。

障扇章台街,走马城西隅。

入门眼先明,红笑语则无。

谁谓惊艳篇,小说等虞初。

生物日趋功,爱好理讵殊。

想见造化心,以此愚凡夫。

年年看花游,未肯自作疏。

共同车马尘,谁为达者徒。

斜阳经塔院,烈风与之俱。

高标兀峥嵘,垩像森模糊。

半日温柔中,乃复心胆粗。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