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茧素刚一尺,写出寒松千丈直。
高枝多半入白云,眼前夭矫苍虬立。
鳞甲振奋掌爪撑,左拿右攫令人惊。
划然霹雳欲飞去,动地波涛风雨声。
谁将茧素刚一尺,写出寒松千丈直。
高枝多半入白云,眼前夭矫苍虬立。
鳞甲振奋掌爪撑,左拿右攫令人惊。
划然霹雳欲飞去,动地波涛风雨声。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古松》描绘了一棵挺拔壮观的古松形象。首句以“谁将茧素刚一尺”起笔,暗示了古松生长过程中的坚韧与不易,如同蚕丝般从微小的种子逐渐壮大。接下来的“写出寒松千丈直”,赞美了古松的直耸云天,展现出其高大挺拔的姿态。
“高枝多半入白云”进一步强调了古松的高度,仿佛它的枝条直插云霄,与天空融为一体。诗人用“眼前夭矫苍虬立”形容古松的形态,将其比作盘旋而上的苍龙,生动地刻画出其矫健有力的形象。
“鳞甲振奋掌爪撑”运用拟人手法,将古松的树皮比喻为鳞甲,枝干如手足,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和稳固。诗人通过“左拿右攫令人惊”描绘古松的枝叶繁茂,犹如强劲有力的手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两句“划然霹雳欲飞去,动地波涛风雨声”运用夸张和比喻,将古松的威势比作雷电和波涛,仿佛它能引发天地间的自然力量,形象地表现出古松的雄浑气势和不屈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英勇无畏的古松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