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咏舞诗》
《和咏舞诗》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

步转行初进,衫飘曲未成。

鸾回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已曾天上学,讵是世中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shī
nánběicháo / xìn

dòngfánghuāzhúmíng

yànshuāngqīng

dùnsuíshūjié

huánzhúshàngshēng

zhuǎnxíngchūjìn

shānpiāowèichéng

luánhuíjìngmǎn

shìyìngqīng

céngtiānshàngxué

shìshìzhōngsh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优雅的室内舞蹈,通过对灯光、花影、音乐和舞者的动作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开篇“洞房花烛明”即营造出一幕温馨而富丽的私室之景,烛光照亮了幽深的居所,而花香则是这场舞蹈的背景。

燕子在空中轻盈地飞舞,与下文“双舞轻”相呼应,表现出舞者的舞姿轻盈而优美。音乐节奏随之起伏,“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描绘了音乐的起承转合和舞者步伐的变化,这种写法强调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步转行初进,衫飘曲未成”则进一步描绘舞者的动态美,衣衫随着舞姿飘扬,而舞蹈尚在进行中。接下来的“鸾回镜欲满,鹤顾市应倾”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舞者之美丽与吸引力,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鸾凤吸引众人瞩目。

最后,“已曾天上学,讵是世中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舞蹈的超凡脱俗之感,似乎舞者是在天界中学会此等舞技,如同仙子降临尘世。整首诗通过对室内舞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厚情感和高远追求。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其四

一饱不易得,身谋方信迂。

家徒四壁立,囊至一钱无。

但喜心如水,那忧腹似壶。

我穷君更甚,此德未全孤。

(0)

戊申四月游禹门有感

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

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

冷云直上三千丈,石颠古庙高崔巍。

断碑岁月不可考,丹书剥落空莓苔。

嗟乎去古盖已远,荒辞漫汗相惊猜。

安居平土果谁力,愚民耳目诚可哀。

一声渔笛起何处,沧洲雅兴还悠哉。

(0)

明德游仙词十首用天柱山传来依韵继作云林道气者观之亦足自拔于埃壒矣·其十

玉格金科自有期,赤城何待远寻师。

壁梭也解为龙去,樵斧如何只看棋。

(0)

和率性大涤十咏·其四翠蛟亭

谁见苍龙劈石开,此峰元自胜飞来。

阑干截断山头雨,赑屃翻将地底雷。

寒甚祇疑云是雪,霜馀每恨叶成堆。

坡仙独对无言说,惭愧搜诗日几回。

(0)

次韵虞公和断江和尚种松

松下微吟惬病悰,支离潦倒似支公。

顶因巢鹤翻成结,心为依禅毕竟空。

陆子坛前春古淡,葛洪井上雨青葱。

茯苓乞与杨员外,谁复缄诗过浙东。

(0)

杂咏三首·其一

幽芳泣露质,好鸟饮春声。

尽向东风里,悲欢各有情。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