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羡浮翠亭》
《阳羡浮翠亭》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

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

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

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

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题为《阳羡浮翠亭》。沈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首先描绘了江南山川的灵动与生机:“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山川如同奔跑的鹿,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则展现了四季轮回,山头春草年年绿的自然景象,蕴含着时间流逝的哲思。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对江南的热爱与游历,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感叹人生短暂,世事如梦:“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六朝兴衰,只留下荒凉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阳羡之地,自古以来便充满忧愁,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下来,“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描绘了夜晚沙禽的叫声,它们虽有食物充饥,却仍不知满足,暗喻人的欲望与追求。

最后,诗人自述心境:“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他将自己比作无根之舟,随波逐流,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虽然身居官位,但内心向往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他计划回到江南的三吴地区,寻找一个幽静隐逸之所,不再涉足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山水之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读唐人诗杂感·其二

愁中正读孟郊诗,夜静灯寒独坐时。

天地甚宽吾自碍,出门何向问途歧。

(0)

耆九峰太守属题所刻印谱·其一

规矩方圆内,神明变化中。

裁成归哲匠,智巧夺天工。

不有金资砺,安知玉在攻。

徒将斯邈拟,尚觉近雕虫。

(0)

暑中早行

清光沭沆瀣,淡月已西斜。

凉意葛衫薄,香风稻陇赊。

绿堆低亩芋,黄灿短篱瓜。

隐隐炊烟起,前村四五家。

(0)

罗浮采芝图·其一

一梦游仙又夕曛,万花如海太纷纷。

画工别有才人笔,著手能描五色云。

(0)

八叠病鹤送春韵·其二

南枝已失影横斜,剩有烟痕点水涯。

蚁聚断柯寻旧梦,雀衔残朵入邻家。

三涂难證金刚果,再造须开铁树花。

茵溷云泥同一劫,长生无箓注东华。

(0)

八叠病鹤送春韵·其一

绝代蛾眉总隐沦,却教蓬齞占秾春。

书元已惜成功退,誓旦畴能著意珍。

西北浮云看渐厚,中原王气恐非真。

好天良夜匆匆去,尚有椒觞献颂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