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风流散酒朋,春愁万点入觚棱。
屐旁山水思台雁,杯外身名纵季鹰。
禹庙落红啼望帝,兰亭玉碗哭昭陵。
祅除共把桃花靧,满涧残英拾綵缯。
乱后风流散酒朋,春愁万点入觚棱。
屐旁山水思台雁,杯外身名纵季鹰。
禹庙落红啼望帝,兰亭玉碗哭昭陵。
祅除共把桃花靧,满涧残英拾綵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乱世后的哀愁与感慨。首联“乱后风流散酒朋,春愁万点入觚棱”写出了战乱之后,往日的风雅与欢聚已随风散去,春天的愁绪如同无数细雨般浸润在觚棱之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颔联“屐旁山水思台雁,杯外身名纵季鹰”运用典故,以“台雁”和“季鹰”来寄托情感。“台雁”可能暗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提到的“群雁”,而“季鹰”则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指王羲之的好友张季鹰,两人皆以饮酒赋诗著称。这里诗人借山水与杯酒,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身份与名声的反思。
颈联“禹庙落红啼望帝,兰亭玉碗哭昭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禹庙,相传大禹治水的地方,此处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落红”与“啼望帝”分别描绘了春花凋零与鸟儿哀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兰亭,即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地点,昭陵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这两处历史遗迹的描写,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忆,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现实的哀叹。
尾联“祅除共把桃花靧,满涧残英拾綵缯”以桃花靧(桃花酒)和满涧残英(凋零的花朵)为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乱世中共同寻求慰藉的情景。桃花靧是古代的一种酒,常与桃花相关联,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欢乐。然而,在满涧的残花中寻找彩色丝带(綵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同时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幻境如群狙,喜怒眩名实。
怜渠千劫迷,堕此一念失。
世路波涛翻,时事风雨疾。
胡为随物迁,坐此方寸窒。
使君超世姿,轩裳起儒术。
神交赤城仙,妙解穷隐密。
向来心泰然,初不计升黜。
危堂榜新颜,要以名自律。
窗扉敞深明,空华乱初日。
变灭惊须臾,蔽亏隔纤悉。
了知内观融,天光发虚室。
山林猿鹤俦,廊庙鹓鸾匹。
静躁涂或殊,出处心本一。
清都五城开,真仙罗辅弼。
行矣朝紫皇,启沃造前膝。
功名戏剧成,志愿谈笑毕。
它年容买邻,傥不傲蓬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