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二首·其二》
《三月三日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乱后风流散酒朋,春愁万点入觚棱。

屐旁山水思台雁,杯外身名纵季鹰。

禹庙落红啼望帝,兰亭玉碗哭昭陵。

祅除共把桃花靧,满涧残英拾綵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乱世后的哀愁与感慨。首联“乱后风流散酒朋,春愁万点入觚棱”写出了战乱之后,往日的风雅与欢聚已随风散去,春天的愁绪如同无数细雨般浸润在觚棱之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颔联“屐旁山水思台雁,杯外身名纵季鹰”运用典故,以“台雁”和“季鹰”来寄托情感。“台雁”可能暗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提到的“群雁”,而“季鹰”则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指王羲之的好友张季鹰,两人皆以饮酒赋诗著称。这里诗人借山水与杯酒,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身份与名声的反思。

颈联“禹庙落红啼望帝,兰亭玉碗哭昭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禹庙,相传大禹治水的地方,此处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落红”与“啼望帝”分别描绘了春花凋零与鸟儿哀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兰亭,即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地点,昭陵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这两处历史遗迹的描写,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忆,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现实的哀叹。

尾联“祅除共把桃花靧,满涧残英拾綵缯”以桃花靧(桃花酒)和满涧残英(凋零的花朵)为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乱世中共同寻求慰藉的情景。桃花靧是古代的一种酒,常与桃花相关联,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欢乐。然而,在满涧的残花中寻找彩色丝带(綵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同时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有叹·其二

气使与形驱,从知万化渠。

参禅休佞佛,为士盍忘书。

枉铸千金错,终还一味愚。

柴门老翁媪,围坐却安居。

(0)

桂花·其四

东西南北日团圆,洗涤肝膺立树边。

料得痴蟾别有药,只餐金粟径升天。

(0)

卜算子·其一

愁极强登临,毕竟愁难避。

千里江山黯淡中,总是悲秋意。

谁插菊花枝,谁带茱萸佩。

独倚阑干醉不成,日暮西风起。

(0)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取司马子微不受外不逐外之说属某赋诗以见意云

幻境如群狙,喜怒眩名实。

怜渠千劫迷,堕此一念失。

世路波涛翻,时事风雨疾。

胡为随物迁,坐此方寸窒。

使君超世姿,轩裳起儒术。

神交赤城仙,妙解穷隐密。

向来心泰然,初不计升黜。

危堂榜新颜,要以名自律。

窗扉敞深明,空华乱初日。

变灭惊须臾,蔽亏隔纤悉。

了知内观融,天光发虚室。

山林猿鹤俦,廊庙鹓鸾匹。

静躁涂或殊,出处心本一。

清都五城开,真仙罗辅弼。

行矣朝紫皇,启沃造前膝。

功名戏剧成,志愿谈笑毕。

它年容买邻,傥不傲蓬荜。

(0)

秋兴·其三

一旦秋风起洛滨,东归聊复寄鲈莼。

如今已在渔乡住,宜与清朝作散人。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

皇帝初开第一筵,天颜问劳思绵绵。

大元皇后同茶饭,宴罢归来月满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