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随车马走城碝。路回沿。草芊绵。
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
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
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
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
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
自随车马走城碝。路回沿。草芊绵。
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
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
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
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
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
这首《江城子》(其四)以齐人之眼,描绘了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常的深刻主题。词中以“自随车马走城碝”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繁华都市中的忙碌与追逐,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这车水马龙中匆匆行走,追寻着各自的目标与梦想。
“路回沿。草芊绵。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这一句转折,将视线从繁忙的都市转向自然与历史的痕迹。道路回环,草木茂盛,然而在这片生机之中,却隐藏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曾经的荒丘,如今或已变为农田,或被时间遗忘,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也暗示了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
“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置于同一平面上进行比较。蝼蚁与王侯虽地位悬殊,但在自然面前,皆是过客。蔓草与荒烟,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终将归于尘土。这种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体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词人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野花盛开、夕阳西下的宁静时刻,即使是一杯冷酒、一块干粮,也能让人感到满足与快乐。这种生活哲学,强调了在平凡中寻找幸福,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感恩。
最后,“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词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质疑与反思。在繁华都市中,无论显赫的权贵还是普通的百姓,最终都难免一醉。词人似乎在说,真正的贤者,并非那些身居高位、声名显赫的人,而是能够超越物质追求,心灵纯净、懂得享受生活本质的人。
综上所述,《江城子》(其四)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水东流,花委地。教我也无计。
断水零山、望眼暗流泪。
自从那日轻分,雁鸿便断,怎怪你、多心多意。
暗牵系。纵使说与伊家,争知这憔悴。
暮去朝来,难道不思你。
他时月下重逢,心香一炷,把此意、对天盟誓。
倦客羁游日。荒城鲁殿浑非昔。
不远御桥,西畔去,是老臣遣宅。
见无限、残阳衰草凝秋色。有乱馀、野老犹能识。
道颓垣废井,多是旧时遗迹。我祖多奇绩。
十年佐理声名溢。日堕星沉,天地暗,指微躯何惜。
想当日、孤臣壮志坚如石。到而今、遗血犹凝碧。
向霜晨月夜,时有忠魂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