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一巧夕咏剪红罗》
《鹧鸪天·其一巧夕咏剪红罗》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玉露金风撼翠柯。园芳开到剪红罗。

灿如天女琼花树,丽夺仙郎瑞锦窠。

秋已透,夜如何。穿针楼上巧云多。

七襄共爱天机好,其奈流年一掷梭。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鹧鸪天·其一》巧夕咏剪红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句“玉露金风撼翠柯”,以清冷的秋露和金风摇动翠绿的枝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园芳开到剪红罗",则描绘了园中花朵盛开,鲜艳如红色丝织品,生动地展示了秋季的繁华。

接下来,“灿如天女琼花树,丽夺仙郎瑞锦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朵比作天上的仙女所持的琼花树,美丽程度甚至超过了仙境中的瑞锦巢,形象地赞美了花的华美和不凡。

“秋已透,夜如何”两句,进一步点明时令,暗示夜晚的到来,同时也引出下文的“穿针楼上巧云多”。此处的“穿针楼上”暗指七夕节女子乞巧的习俗,巧云寓意女子们的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七襄共爱天机好,其奈流年一掷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即使女子们再怎么喜爱纺织,也无法阻止岁月如梭般匆匆流逝。整首词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赠术士罗公弼

陂迥山空溪水浅,骑牛信牛行自远。

大翁织笠六铢轻,阿母理衣蓑直软。

短笛叫云无曲终,年年但见岩花红。

何者为荣何等辱,牛饱归来睡亦足。

识字无多浪得官,出门车折舟风澜。

当时牧牛无许事,初信人间行路难。

罗生邂逅孤城角,细数直推期命薄。

五福无有六极全,四字干头三字恶。

逆知大似他心通,元辰空亡那免穷。

壬癸是非终可畏,收拾人情称晚贵。

我家幸有石田在,梦里归耕心未改。

季咸再见应茫然,壶子而今藏九渊。

(0)

题遂宁冯德夫隐士画像

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不耽钱之庞老,未刬草之丹霞。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

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

(0)

送时仲西归

挂书牛角来东都,短小不长五尺馀。

龙章凤姿蕲见用,回叱关吏身无繻。

志如秋鹗气如虎,整束衣冠诧齐鲁。

膏油继晷不识眠,齑盐充肠久味苦。

尔来试拟观国宾,执笔四顾旁无人。

刘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亲。

不平豪愤四五载,虚老身姓三十春。

杜门读书破万卷,终教此道淳乎淳。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据鞍跨羸马。

妻子评郎被褐还,玉柱机头差不下。

但誇舌在终可图,肯向明时惭达者。

(0)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0)

秀野亭二首·其一

眼缬蒙茸真草木,春归广莫自文章。

妙回玉指香罗密,秖许杨花傍小床。

(0)

题峻极下院列岫亭诗·其一

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

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后山容似死灰。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