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动感和神秘色彩。"一掌巍然占碧巅"形象地描绘出仙掌峰如同巨手般屹立天际,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分明高举欲擎天"则是对这种力量的进一步渲染,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想要托举天空的磅礴气势。
诗人接着写道:"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这里,"升沉"可能暗示着山峰在云雾中的升降,而"招携力"和"造化权"则让人联想到仙佛之力,可以控制自然,甚至能够创造奇迹。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这里的"清霄"指的是晴朗无云的天空,而"扶日月"则是希望能与太阳和明月为伴,这种超脱世俗的愿望充满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感到的茫然和困惑,以及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慨。这两句也让整个诗篇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更通过仙掌峰这一特定地理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时间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