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chūntàixuéguòhuáshānxiānzhǎngfēng
sòng / xīn

zhǎngwēiránzhàndiānfēnmínggāoqíngtiān

shēngchénjìndàizhāoxiézhǐdiǎndōuguīzàohuàquán

hǎoqīngxiāoyuèliúhánzhàngnòngyúnyān

zhīqiānxīngwángshìzhǐérjīnshìnián

翻译
一掌稳稳占据青天之巅,高高举起似乎要托起苍穹。
升降荣辱全凭招引之力,世间万物的创造和改变都掌控在自然法则手中。
愿与清冷的夜空一同扶持日月,不要让寒冷的山峰独自玩弄云雾。
不觉历史的兴衰更迭已过去多久,如今只需屈指一算,又是几年时光流转。
注释
巍然:形容极高、极稳固的样子。
碧巅:青翠的山顶。
招携力:招引的力量,比喻影响力。
造化权: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之权。
清霄:清冷的夜空。
寒嶂:寒冷的山峰。
兴亡事:历史的兴衰之事。
屈指:伸出手指计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动感和神秘色彩。"一掌巍然占碧巅"形象地描绘出仙掌峰如同巨手般屹立天际,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分明高举欲擎天"则是对这种力量的进一步渲染,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想要托举天空的磅礴气势。

诗人接着写道:"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这里,"升沉"可能暗示着山峰在云雾中的升降,而"招携力"和"造化权"则让人联想到仙佛之力,可以控制自然,甚至能够创造奇迹。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这里的"清霄"指的是晴朗无云的天空,而"扶日月"则是希望能与太阳和明月为伴,这种超脱世俗的愿望充满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感到的茫然和困惑,以及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慨。这两句也让整个诗篇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更通过仙掌峰这一特定地理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时间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题画

竹树萧萧带夕阳,无边秋意满潇湘。

雁声忽起黄芦岸,多少征人忆故乡。

(0)

送金御史

九载乌台著豸冠,忽看报政上长安。

鹏程远奋三千里,骥足终归十二闲。

自有风霜随绣斧,岂无礼乐对金銮。

到家想近黄花节,登遍秦淮醉里山。

(0)

游山分得渊明杜甫次韵·其一

吾思陶靖节,宠辱未尝惊。

有酒遂斟酌,无心校死生。

归来三径在,老去一身轻。

回首风尘际,秋光似宦情。

(0)

乐善庵访张山人不遇

欲使馀生得远閒,重来林下扣禅关。

惟闻涧鸟时鸣涧,却讶山人复出山。

雨草渐荒幽径里,风泉仍响古松间。

自将吟咏酬终日,?取扁舟载月还。

(0)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自愧才疏老涧滨,此身非是避风尘。

长贫为读蔬经熟,多病应同药裹亲。

僧惠竹枝轻作杖,客分荷叶小裁巾。

故人眼底惟君在,深喜书来问我频。

(0)

宿彭阁

溪流处处通,舟出野桥东。

小阁云停雨,闲门竹掩风。

僧迎先问候,客至只谈空。

不道经离乱,清溪得此同。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