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俗流传素可疑,禹陵窆石果何时。
只应便是专车骨,未可呼为没字碑。
越俗流传素可疑,禹陵窆石果何时。
只应便是专车骨,未可呼为没字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窆石》。王十朋以严谨的考证精神,对流传于越地的关于禹陵窆石的传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质疑。
首句“越俗流传素可疑”,开篇即点明了对越地流传的关于禹陵窆石传说的怀疑态度。这里的“素可疑”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故事中未经证实的部分持有保留和审慎的态度,体现了其严谨的学术精神。
接着,“禹陵窆石果何时”一句,直接提出了问题的核心——禹陵窆石的年代问题。窆石作为古代葬礼中的重要元素,其确切年代对于理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王十朋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深思,暗示了对于传统叙述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
“只应便是专车骨,未可呼为没字碑。”这两句则是诗人对窆石身份的推测与判断。他认为窆石可能与古代的专车(一种特殊的车辆)有关,但又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为“没字碑”。这里既有对传统解释的质疑,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和细节的探索兴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于禹陵窆石传说的探讨,反映了王十朋在学术研究中追求真相、不盲从传统、勇于质疑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