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陆少府》
《酬陆少府》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shǎo
táng / gāoshì

cháolínshuǐànháiwàngwèirén
biézàishānāzhēngbèiyuán

xiāoxiāoqiáncūnkǒuwéijiànzhuǎnpéng
shuǐzhǔrénchíshuāngtiānyànfēi

yìngyuǎnbiésuǒwèi
chuānshàngzhōuxiāngkōngzhù

注释
淇水:古代河流名,发源于今河南省淇县。
卫人邑:卫国的城市,卫国是周代诸侯国之一。
山阿:山的拐角或山坡。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水渚:水边的小洲。
霜天:下霜的季节,指秋季。
相思:深深的思念之情。
翻译
早晨来到淇水边,回头眺望卫国城邑。
离别的心情在山峦间,前行的道路离开平原和低地。
前村路口风声萧瑟,只见随风飘荡的蓬草进入视线。
水边的人迟迟未离去,寒霜中大雁飞得匆忙。
虽然离别不会太远,但相伴的路途还未走到一起。
想乘船过河,却只能空自站立,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的场景和情感,抒发了离愁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诗中运用淇水、卫城等地理名词,营造出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两句,通过早晨临近淇水河岸,再次回望卫人所居之地,表达了诗人不忍离去的情怀。"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则写出了朋友分别时内心的依恋,以及背向山原继续旅程的心情。

接下来的"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两句,以萧萧风声和远处村庄的景象,传达了诗人望眼欲穿却只能看到朋友渐行渐远的场景。"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则描绘了秋末初冬,水边空寂,人们离去不疾,而高空中大雁急速南飞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季节感和别愁。

最后两句"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希望能够早日再见,共同乘舟过河的愿望,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伫立于岸边,沉浸在相思之情中。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境美。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再寄高季迪

空谷白驹那可羁,高踪只欲慕天随。

吴江日去应无恙,甫里春来定有诗。

花忆杏园携酒日,雨思山馆听莺时。

去年乱里从游处,肯信于今又别离。

(0)

挽杨左丞

马首星河半壁天,东南保障岂徒然。

越陀新拜中朝命,吴会重颁至正年。

故土未归师竟老,长城虽坏□能全。

碧梧池上蹲孤凤,他日应惭义鹘篇。

(0)

壬寅九日

野老园篱江水东,漙漙夕露满幽丛。

已教短发从天白,未厌秋花特地红。

身世只今惟仗酒,安危从此不关侬。

神交赖有陶征士,避地休官意颇同。

(0)

城西送邓生

东望沧溟涕泗垂,闺中少妇亦沾衣。

他时若有相思字,只寄春江燕子归。

(0)

即事二首·其二

天街酒好不须言,弦管春风处处喧。

旧传北地鸣珂巷,得似南京富乐园。

(0)

南京口号五首·其五

驾出东南正好春,山中草木更精神。

扬雄老去才情减,羞见新来献赋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