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发荆府赠长史》
《初发荆府赠长史》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

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

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

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jīngzèngchángshǐ
táng / sòngzhīwèn

□□□□□,□□□□□。
réngsuízhézǎiliǎngqínbēn

míngzhǔyóujiànqúngōngyán
xìngjūnféngshèngfā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初发荆府赠长史》,其中蕴含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祝愿。"□□□,□□□?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两句,运用了古代典故,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行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在古代文化中,"五马"和"两禽"往往象征着尊贵和自由。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传达出对友人的期望,让朋友能够像这些象征物一样,有着高贵的地位,也能拥有不受束缚的自由。

"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表达了诗人在当时政治环境中的无奈和孤独。"明主"指的是有识别能力和英明视野的君主,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感叹这样的理想人物难以遇见,而自己只能默默地保持着个人的正直,不与群臣交谈。

最后两句"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逢圣日"意味着能够遇到那个英明的时代或是遇见真正懂得自己的君主,而"何惜理虞翻"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即便自己不能陪伴左右,也希望朋友在未来的道路上能有所成就,不必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古典的比喻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次韵姜应明黄檗山中见寄

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浮沉。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疋马徬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0)

次韵蒋颖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韵

我昨来馀杭,孟陬值杓建。

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眷眄。

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

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

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

联驱松径中,信步苍崖畔。

莓苔粘履屐,虬枝拂簪弁。

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

心迷真赏奇,意觉旅游倦。

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

楼台郁相望,无异挂盘线。

向非适幽遐,何由尽闻见。

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

依山镌大像,叠石累高岸。

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

较其舆地中,佛寺占过半。

荣华一朝尽,金石空残片。

款识刻犹存,排衙行不乱。

虚亭复增修,郡府馀壮观。

故人柏台彦,早岁历监殿。

自从交臂来,几回伤聚散。

声光日以高,使节复频换。

江湖偶追陪,旬浃停车传。

更有山林期,兹焉适予愿。

(0)

钱起居挽辞二首·其一

地席贤王宠,官分右掖司。

文华天所赋,政事吏为师。

始见良言进,俄惊哲士萎。

平生公辅业,所赖圣明知。

(0)

宣甫宿约见过既而不至翌日有诗为示谨次元韵

夙昔成嘉约,朝来不见过。

出门非有碍,掩室返多魔。

咫尺且犹尔,分携将奈何。

徘徊延望久,云际待金波。

(0)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其二

及物深仁远,流光内德昭。

徽音继任姒,至治协黄尧。

崇庆才亏膳,延和遽罢朝。

千官号慕处,声动九重霄。

(0)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其二

接武由童冠,论年并巳庚。

切磨三友益,终始一交情。

少别才经夏,何言遂隔生。

空深寝门恸,不见穗帷旌。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