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不雨》
《天不雨》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八月九月天不雨,天不病苗还病人。

人怨体焦同土石,病愁虫食遍松筠。

熊熊鸟火明河角,阵阵蛟烟弄海唇。

底尔伏庐无寸见,菊花濡酒酒濡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九月间干旱的景象,以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首句“八月九月天不雨”,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季,却无雨降临,为全诗奠定了干旱的主题。接着,“天不病苗还病人”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干旱与人的痛苦联系起来,暗示了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干旱面前的无助与焦虑。

“人怨体焦同土石,病愁虫食遍松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人们因干旱而怨天尤人,身体如同焦土,内心充满了病痛和忧虑。同时,昆虫的活动也加剧了植物的损害,整个自然界似乎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熊熊鸟火明河角,阵阵蛟烟弄海唇”两句,通过奇特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熊熊的鸟火照亮了河角,蛟龙的烟雾在海唇上翻腾,这些景象虽然美丽,却反衬出自然界的冷漠与无情,以及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底尔伏庐无寸见,菊花濡酒酒濡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深切同情。在这样的环境下,连小小的房屋都难以见到,菊花沾湿了酒,酒又浸透了头巾,形象地展现了人们生活的艰难与苦涩。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情,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的脆弱与无奈。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段上舍达和《修竹吾庐图》

我家城东南,数日过城北。

马家池头竹树幽,破晓来看雨中色。

我思移竹先移居,近乞数笋栽东隅。

待其干老笋复茁,影覆一室真吾庐。

君于此意亦三复,笔底森森绘寒玉。

夜阑题竹复赠君,惊笋出我墙东屋。

(0)

春日

春日湖容丽,天高雨气舂。

逢时多感慨,独睡万山中。

(0)

寄万鹿园总戎二首·其一

玉帐东风入,春归细柳营。

将军披羽服,挥麈坐谈兵。

旗定辕门肃,香销燕室清。

封侯非所愿,但遣四方平。

(0)

霓裳中序第一.宋德寿宫芙蓉石在南榷署

墙阴拥翠浪。搔首繁华成俯仰。

藤络苔皴草长,是亲见光尧,蓬莱无恙。香销玉葬。

怕夜深、山鬼来往。凄凉处、奉华旧阁,记否捲帘赏。

惆怅。疏蛬藏响。雨洗净、嶙峋十丈。芙蓉孤倚月幌。

问点额宫梅,已归天上。冷衙蜂乍放。

不照到、铜沟腻涨。青芜里、宣和金字,也是此情况。

(0)

声声慢.题生香馆主人茶烟煮梦图

梨云欲堕,蕉雨才停,微烟低袅湘竹。

梦境迷离,响听瓶笙相续。

文窗绡帷半卷,漾溶溶、翠痕如縠。

诗魂悄,定应吟遍,万山凉绿。

更著一庭花气,约几缕炉薰,暖香浮屋。

徬佛天风,吹度碧城阑曲。

惺忪慧心易警,正鹦鹉、帘钩催觉。

扶倦起,瀹灵芽、嫩汤初熟。

(0)

沁园春

风度疏篁,露下高梧,清辉转扬。

更凉莎绕砌,蛩声断续,明云度水,雁影微茫。

绿酿浮杯,红纱照坐,起舞当筵低复昂。

秋光好,且冷吟閒醉,此计差长。偶然阑入欢埸。

有俗客、前来兴也妨。

恰人如两晋,襟怀洒落,樽开三雅,裙屐回翔。

笑语官奴,兼呼末婢,落笔争誇锦绣肠。

流连久,爱清言郭象,狂态袁羊。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