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五月南风生,北船迟滞南船行。
南人多在北船上,日日思家万里情。
起来搔首与天语,愿得广莫良风至。
人皆笑我违天时,我愿彼苍从人意。
韩子讼词苦无端,郑弘隆德终能济。
寄奴登舟风亦转,坡老掷珓风亦还。
宫亭之神分上下,个个使船郊使马。
风兮风兮听我语,从我之意解人苦。
晨转北兮暮转南,两两平分谁恼汝。
江湖五月南风生,北船迟滞南船行。
南人多在北船上,日日思家万里情。
起来搔首与天语,愿得广莫良风至。
人皆笑我违天时,我愿彼苍从人意。
韩子讼词苦无端,郑弘隆德终能济。
寄奴登舟风亦转,坡老掷珓风亦还。
宫亭之神分上下,个个使船郊使马。
风兮风兮听我语,从我之意解人苦。
晨转北兮暮转南,两两平分谁恼汝。
这首明代诗人周用的《舟次繁昌阻风戏作》描绘了诗人乘船途中遭遇风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首句“江湖五月南风生”,点明了时节与地点,江南的五月,江河湖海之上,南风初起,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活力。接着,“北船迟滞南船行”描绘了船只在风向不一的情况下的不同状态,北船因风向不利而滞留,南船则趁风前行,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力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南人多在北船上,日日思家万里情”一句,将情感引入,南船上的人们因远离家乡而思念亲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时的脆弱与情感的复杂性。
“起来搔首与天语,愿得广莫良风至”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渴望,他以“搔首”这一动作,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同时,他祈求风力能够改变,展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人皆笑我违天时,我愿彼苍从人意”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对个人意愿的坚持,他并不因为外界的嘲笑而放弃自己的愿望,而是希望上天能够顺应人心,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的精神态度。
后半部分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如韩子、郑弘、刘裕(寄奴)、苏轼(坡老)的故事,以及对宫亭之神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这些引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富有哲理。
最后,“风兮风兮听我语,从我之意解人苦”表达了诗人对风的直接呼唤,希望风能够按照他的心意行事,帮助解除人们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历史典故引用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女娲补天天不漏,卷石犹穿太山溜。
郢工运斤风欲生,斫出难供孙楚漱。
云根可断亦可转,磨砻几日方成就。
梁州之贡天下无,忽然跃出东山袖。
颂功载德绝妙辞,两手不停烦刻镂。
丞相中郎字奇古,右军率更笔深秀。
东山虽老眼犹明,一一犹能论结构。
空堂考击声丁丁,丝连镂缀如絺绣。
小或蝇头大或丈,深必因肥浅必瘦。
东山择业何其贤,古人石刻今流传。
周宣中兴文石鼓,李唐九成铭醴泉。
延陵墓上止十字,荐福寺里须千钱。
行人泪堕岘山下,过客手摹江水边。
其余诸刻难尽述,东山直视如无前。
百年独守三寸铁,姓名与石同贞坚。
回看巧技未旋踵,肆中野草浮荒烟。
昌黎河东如可作,梓人圬者堪同编。
只今东山既颓矣,子孙守之上慎旃。
闭门一日白石烂,党人之碑慎勿镌。呜呼!
党人之碑慎勿镌,千载之美,无使安民专。
《题何刻工卷》【明·吴宽】女娲补天天不漏,卷石犹穿太山溜。郢工运斤风欲生,斫出难供孙楚漱。云根可断亦可转,磨砻几日方成就。梁州之贡天下无,忽然跃出东山袖。颂功载德绝妙辞,两手不停烦刻镂。丞相中郎字奇古,右军率更笔深秀。东山虽老眼犹明,一一犹能论结构。空堂考击声丁丁,丝连镂缀如絺绣。小或蝇头大或丈,深必因肥浅必瘦。东山择业何其贤,古人石刻今流传。周宣中兴文石鼓,李唐九成铭醴泉。延陵墓上止十字,荐福寺里须千钱。行人泪堕岘山下,过客手摹江水边。其余诸刻难尽述,东山直视如无前。百年独守三寸铁,姓名与石同贞坚。回看巧技未旋踵,肆中野草浮荒烟。昌黎河东如可作,梓人圬者堪同编。只今东山既颓矣,子孙守之上慎旃。闭门一日白石烂,党人之碑慎勿镌。呜呼!党人之碑慎勿镌,千载之美,无使安民专。
https://shici.929r.com/shici/QVVIu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