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捲秋光里。正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
超出红尘如此淡,始信陶潜归矣。
为料理、明窗净几。
醉后几回难采摘,费参详、幻迹知谁寄。
倩窄袖,欲扶起。萧疏骨格烟云气。
尽抛辞、蜂忙蝶闹,香清色腻。
彷佛骚人成落魄,瘦到十分难比。
剩一片、凄凉滋味。
要向西风留小像,傍阑干、月冷霜华细。
写不尽,个中意。
帘捲秋光里。正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
超出红尘如此淡,始信陶潜归矣。
为料理、明窗净几。
醉后几回难采摘,费参详、幻迹知谁寄。
倩窄袖,欲扶起。萧疏骨格烟云气。
尽抛辞、蜂忙蝶闹,香清色腻。
彷佛骚人成落魄,瘦到十分难比。
剩一片、凄凉滋味。
要向西风留小像,傍阑干、月冷霜华细。
写不尽,个中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盛开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高洁与淡泊。"帘捲秋光里",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仿佛秋日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菊花上。"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姿态,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见它们在秋风中摇曳。
"超出红尘如此淡,始信陶潜归矣",诗人借陶渊明的隐逸之志,赞美菊花超脱世俗的淡然气质,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醉后几回难采摘,费参详、幻迹知谁寄",表达了对菊花孤芳自赏、难以触及的欣赏,以及对寄寓其中的哲理的思考。
"倩窄袖,欲扶起",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菊花的怜爱和敬仰。"萧疏骨格烟云气",进一步刻画菊花的清瘦与飘逸,如同烟云般空灵。"尽抛辞、蜂忙蝶闹,香清色腻",通过对比,突显菊花的高雅与宁静,不受世俗纷扰。
"彷佛骚人成落魄,瘦到十分难比",诗人将自己与菊花的境遇相联系,流露出一种落魄而坚韧的情感。"剩一片、凄凉滋味",透露出淡淡的哀愁,但又不失坚韧。最后,"要向西风留小像,傍阑干、月冷霜华细",诗人决定以菊花为题材,留下一幅冷艳的秋景图,"写不尽,个中意",表达了对菊花深沉而独特的感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菊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展现出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明月皎夜光,朝镜如悬水。
照影犹自可,照形叹相似。
夫子抗达节,迢迢万馀里。
肯为儿女拘,贱妾愁独尔。
芝兰不再荣,舜华胡足恃。
空房挺光艳,将无鬼神喜。
芳盛乃遐弃,彫落徒自耻。
嫁夫勿男儿,娶妇勿女子。
男儿志四方,女容易衰改。
何以副中情,比翼栖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