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平田绿树滋,野塘孤浦敞遗祠。
春融砌草年年长,云拥图书片片垂。
未拜匡庐犹仰止,坐听彭渚亦流澌。
乾坤负荷者谁子,独立庭阶有所思。
水漫平田绿树滋,野塘孤浦敞遗祠。
春融砌草年年长,云拥图书片片垂。
未拜匡庐犹仰止,坐听彭渚亦流澌。
乾坤负荷者谁子,独立庭阶有所思。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首句“水漫平田绿树滋”,以水漫田野、绿树滋润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奠定了基调。
“野塘孤浦敞遗祠”一句,将视线转向一处远离尘嚣的野塘和孤浦,祠堂静立其间,暗示着历史人物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春融砌草年年长,云拥图书片片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祠堂周围的自然环境,春日融融,砌石旁的青草年复一年地生长,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而“云拥图书片片垂”则以云彩拥抱着书卷的形象,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智慧的永恒。
接下来,“未拜匡庐犹仰止,坐听彭渚亦流澌”两句,诗人虽未亲临名山大川,却心怀敬意,仿佛已站在了这些圣地之上。同时,通过“坐听彭渚亦流澌”的描述,将自然界的水流与内心的思绪相联结,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精神的深刻感悟。
最后,“乾坤负荷者谁子,独立庭阶有所思”两句,直抒胸臆,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在天地间负重前行的究竟是何人?诗人独自站立于祠堂的庭院台阶上,思考着这个问题,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崇高精神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旧雨西风卷。便重经、天荒地老,此情难遣。
剩粉遗香留得在,两袖三生红泫。
谁擘破、同心珍茧。
分付鲛人和泪织,一丝丝、扣入冰花浅。
来世作,臂纱展。非耶立望全身显。
太愁予、千眉峰蹙,双鬟云扁。
缟夜梨魂看似雪,吠影心忪粤犬。
恩与怨、而今勾免。
梦里锦鞋欢兮薄,上头钗、判向生前典。
缘不了,莫轻剪。
安得如椽笔,晴窗弄鼠须。
知渠来某氏,为我作尖奴。
熏窒搜罗尽,精粗简拔殊。
香沾窗下墨,腥带瓮中腴。
食肉非无相,挥毫且共娱。
生因斯恨汝,莫把篆临模。
子奇昔稚齿,得官化阿城。
齐君疑其幼,且悔寄任轻。
同车载白首,教告力奉行。
一日铸剑戟,二日促农耕。
官仓不积粟,武库皆无兵。
魏人错料事,来战欲荡平。
阿俗且感义,子弟从父兄。
小邑抗大国,魏败齐以宁。
千年陵谷变,犹有化阿声。
乃知谋人国,自古须老成。
高贤烦出使,妙柬盖从中。
红旆临江浦,牙樯列岸枫。
颁条苏旧俗,吊古访遗宫。
令信遗文简,刑平狱户空。
九重天眷异,千里物情通。
识面烟波际,论心气类同。
断金捐畛域,倚玉愧蒿蓬。
别思知何似,秋云日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