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情怀。开篇“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两句,通过听闻海边的鹤鸣声来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海鹤常象征着寂寞与离别,游子则是诗人心中的亲友或知己,他们即将踏上归途。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进一步描绘了鹤鸣声渐行渐远,与其翱翔的姿态相得益彰,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离别时的壮阔景象。这里的“羽仪”指的是鹤的翅膀,而“归云便”则暗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去之势。
接下来的“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变化和永恒的感慨。青桂在春天重现生机,而白云则在傍晚时分变幻,这些都是时间流逝与情感变迁的象征。
最后,“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礼节相待,以及心中的不舍和哀伤。鹤的迁飞似乎遵循了一种自然或命运的规则,而“岂复泪如霰”则是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深。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行为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变化中寻求永恒的复杂情感。
吾欲钓鱼东海去,一叶扁舟未能具。
君呼小舫山水间,扣舷作歌秋水寒。
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
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玉笥陵云无此清。
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来并清江后湖曲。
我鸣榔,君扣舷。
醉歌长篇复短篇,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