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借三分势,仍分七路兵。
是儿虽乳臭,莫近吕蒙营。
请借三分势,仍分七路兵。
是儿虽乳臭,莫近吕蒙营。
这首诗属于宋代文学家李石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感事》系列中。这句诗“请借三分势,仍分七路兵。是儿虽乳臭,莫近吕蒙营。”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军事战略的思考。
首先,“请借三分势”表达了对力量或资源分配的请求,这里的“三分”可能指的是某种比例或方式的划分。紧接着,“仍分七路兵”则展示了一种战术安排,即将兵力进一步细分为七路,可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或者地形条件。
然而,在军事谋略的讨论中,诗人突然转向个人情感:“是儿虽乳臭,莫近吕蒙营。”这里“是儿”指的是自己的孩子,“乳臭”则形容儿童尚幼,小到仍旧带有母乳的气息。诗人通过这种温馨而脆弱的形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担忧和不愿意让他们受到战争影响的深情。
“莫近吕蒙营”中的“吕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吕布,或者是借用其典故来比喻军营或战乱。诗人在这里强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触到任何与战争有关的环境,即使他们还不知道世界的复杂。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需要关注国家大事的人,他不得不考虑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着深厚家庭情感的普通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可能的伤害。这样的内心挣扎,使这短短几行诗句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思考。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
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
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
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
照水容虽老,登山力未衰。
欲眠先命酒,暂歇亦吟诗。
且喜身无缚,终惭鬓有丝。
回头语闲伴,闲校十年迟。